健康科普
路径导航: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话说手术护航人

发表日期:2006-07-15 来源:市场部 本页责编:原驰
 
 

  或许您或您的家人朋友受到疾患的折磨,手术后恢复了往日的活力,您对主刀医生不胜感激;或许您在影视作品中看到了许多医生形象,对救死扶伤甚至是起死回生的外科医生产生无限的崇拜,发自内心的为医生喝彩,可是您可知道,在手术台前无数忙碌的身影中有一个至关重要却默默无闻的角色,那就是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的保驾护航人——麻醉医生。

  麻醉常常被人简单地理解为“扎上一针,令病人失去痛觉就完事了”。如果真是如此,那对病人和麻醉医生都将是一大幸事,然而,事实绝非这么简单。手术的前一日,麻醉医生就开始忙碌了,这天,麻醉医生要亲临病房探视,对患者进行病情分析和体格检查,了解病人身体状况,对病人的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肾功能做出评估,了解病人既往用药情况,对病人出凝血功能进行预测,参考化验检查和特殊检查,评估麻醉和手术危险程度,选择麻醉方法和麻醉前用药。可以说麻醉医生是一个“通才”,心血管、呼吸、神经、、肾、血液……哪一科的知识不了解,不熟悉都无法作出正确的评价和决定。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打先锋战的便是我们的麻醉医生,血压监测、心律心率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心电监测、开放静脉通路,一切准备就绪后,麻醉才能够实施。病人麻醉后,外科医生开始实施手术,此时麻醉医生的工作并没有结束,手术引起的创伤和失血可使病人的生理功能处于应激状态;各种麻醉方法和药物对病人的生理功能都有一定的影响,外科疾病本身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及并存的非外科疾病所导致的器官功能改变,都是围手术期潜在的危险因素。为了确保病人生命安全,麻醉医生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仍须继续工作。对于未完全清醒的病人,麻醉医生要将其送往麻醉恢复室,继续观测,直至病人完全苏醒。对于重大手术、病情危重、术中发生严重意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心脑复苏以及部分药物中毒的病人,则在术后由麻醉医生送往麻醉科主管的加强监测治病房(ICU)进行全面、持续、定量的监测,保证体液平衡、循环呼吸等功能的稳定,防治感染,早期诊治各种并发症及营养支持,待病人重要脏器功能基本稳定后,方可送回原病室。术后的三天,麻醉医生还须随访,以便及时发现麻醉并发症并予以处理。在整个临床麻醉和ICU工作期间,麻醉医生的风险高,责任大,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的原因吧。

  除了临床麻醉和ICU外,大家或许还不知道,急救复苏和疼痛治疗的主力军也是麻醉医生。急救与复苏也就是危重病人抢救,麻醉医生凭借着广博的病理、生理、药理学知识,扎实的主要脏器的功能监测与恢复技术及丰富的药物治疗经验,在抢救过程中承担着主要作用。疼痛治疗这个概念的内涵也很广泛,疼痛无论是外部疼痛还是内部疼痛都可以对机体造成实际或潜在危害,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产生巨大影响,疼痛门诊的意义也在于此。术后镇痛、癌症镇痛自然是麻醉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一些慢性疼痛,如腰椎间盘突出带状疱疹肩周炎等的疼痛治疗和近几年正悄然流行的无痛分娩、无痛人流、无痛腔镜其实都是麻醉医生在默默无闻地为您服务。

  亲爱的朋友,当我们或我们的亲朋好友安全地做完手术恢复往日的活力时,当我们在无痛中接受先进技术诊疗时,请不要忘记给为这一切能够顺利进行而默默奉献的手术护航人――麻醉医生献上一束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