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路径导航: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发表日期:2006-08-16 来源:眼科 本页责编:原驰

 

 

  一、为什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导致失明?

  眼睛的后球壁有一层透明的薄膜,能将眼睛感知的图像传递到大脑,使人产生视觉现象,这层薄膜称为视网膜。视网膜上分布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糖尿病患者出现慢性血管并发症时,视网膜上的小血管发生阻塞,由于缺血继而缺氧,引起新生血管形成并增殖。这种新生血管抵抗力低,易发生破,引起出血。血液在视网膜表面或流入玻璃体内,影响光线进入眼内,不能清晰成像,出现严重的视力下降。若反复出血,形成的机化条索收缩牵拉视网膜,导致视网膜脱离。这是导致完全失明的重要原因。

  二、糖尿病患者出现视物模糊有哪几种原因?

  1.屈光不正:多出现在血糖波动明显时。血糖升高时,眼房水中的葡萄糖浓度也增高,并可扩散入晶状体中,晶状体内葡萄糖经醛糖还原酶作用转化为山梨醇和果糖,使晶状体内的渗透压增高,继之吸收过多的水分而肿胀,使晶状体的折光系数改变,多表现为近视。而血糖降低过快、过多则出现相反的结果即远视。而血糖平稳后,晶状体渗透压恢复,视力也渐恢复,这种变化于2周左右消失。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旦进入晚期,造成严重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3.白内障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导致晶状体水肿,影响其代谢,而发生白内障
  4.青光眼:因视网膜玻璃体出血,导致虹膜及小梁网上新生血管形成,影响房水循环及流通,引起眼压升高。
  5.眼肌麻痹:支配眼外肌神经的血管阻塞,引起斜视、复视及视物模糊。

  三、怎样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控制血糖至正常范围,3.2-6.2mmol∕L。
  2.预防血管病变:戒除烟酒、降低血脂、控制血压、降低血粘度,防止血管硬化。
  3.常规眼科检查:眼底(即视网膜)尚未出血时,每年一次散瞳查眼底,若有眼底早期出血,应及时治疗。

 
 

  4.激光治疗:对中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已有视网膜出血及渗出时,应进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5.玻璃体手术:晚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已失去激光治疗时机者,则需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视网膜光凝,保存视力,防止失明。

 

 


                糖网病的危害与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
  早期表现为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严重时可致视力丧失。主要是由于糖尿病侵犯全身微血管(包括视网膜血管),因而积极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1.控制血糖
  2.早期糖网病口服药物
  3.中期激光治疗
  4.晚期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