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钢针治疗脊柱疼痛、骨折的神奇力量
发表日期:2006-09-05
来源:介入治疗科 作者:刘福全 本页责编:原驰
阅读:
|
|
介入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或疼痛、椎体血管瘤、椎体转移瘤、椎体骨髓瘤、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及其它部位的骨转移瘤。
2003年的一天,一位20多岁的蒙古族青年,被家属用担架抬到门诊,家属用笨拙的汉语说:“是来找神奇医生的。你们在患者的腰背部扎一针腰就不疼了,不能走的患者就能走了。”
原来这个年轻人患有椎体血管瘤,血管瘤累及三个椎体,腰部疼痛严重且有脊椎轻微受压症状,双下肢活动轻微受限,,刚刚大学毕业就到外地大医院进行外科手术(椎板减压加钢板固定术),术后腰部疼痛更加严重,疼痛的使双下肢无法活动。刚找到的工作就要泡汤,单位发出最后通牒,再有一周不上班就被炒鱿鱼。父母急的不是工作,而是由于儿子严重疼痛不能走路,生活不能自理,有轻生是念头。
第二天我们对这个年轻人进行介入治疗,也就是用一根钢针经背部皮肤穿刺椎体的椎弓根到椎体上,然后经过钢针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医学术语叫椎体成形术),介入手术后,疼痛立即消失,双下肢在介入手术床上活动自如,2个小时后下地自然活动,无痛的感觉。当这个青年不到一周上班的时候,单位的同事都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他们说:“我们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他会好的如此之快。”
这一方法治疗哪些疾病? ① 骨质疏松症; ② 椎体转移瘤; ③ 骨髓瘤; ④ 椎体血管瘤; ⑤ 外伤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⑥ 股骨和髂骨转移瘤等。
为什么治疗能这些疾病? 椎体骨折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老年人死亡不可低估的原因。在美国,共有24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并以每年新增75万患者的速度递增,因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每年有15万人需住院治疗,每年因各种病因导致椎体骨折者总治疗费用约1.46亿美元。目前该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卧床休息、口服钙剂和止痛剂、佩带支具、物理和康复治疗等,但是尽管应用了许多抗骨质疏松药物,仍有大量骨折发生。Lindsay等认为在开始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后一年内,将有19%的患者发生椎体骨折,84%的患者将遗留急慢性胸腰部疼痛、脊柱畸形(后凸畸形、侧凸畸形)等,限制日常活动,影响脊柱功能,降低生活质量。
脊髓血管瘤(vertebral hemangioma,VH)是常见的脊椎原发性良性肿瘤,绝大多数无症状,无须治疗。少数VH(约1%以下)可有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导致剧烈疼痛,称侵袭性VH。其原因主要是VH呈膨胀性生长或导致椎体病理性骨折,偶尔是邻近的血管扩张所致。Castel等还报道VH出血可造成脊髓受压。对侵袭性VH需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以防止瘫痪等严重临床后果的发生。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有:①动脉栓塞。疗效不持久,有误栓脊髓动脉的可能,多用于外科手术前,以减少术中出血。②外科手术。主要有椎板减压术、椎体切除术伴假体置入术等。操作复杂,损伤大,并发症多。即使之前进行了动脉栓塞,术中出血仍较多。③放射治疗。可闭塞血管瘤,但起效慢,不能及时解除压迫。
脊椎恶性肿瘤以转移性为多见。研究表明,约有40%以上死于恶性肿瘤的患者发生脊柱转移,60%-80%癌症患者发生脊柱转移。最常见发生脊柱转移的恶性肿瘤为: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甲状腺癌、胃肠道癌、肝癌等。脊椎的转移性肿瘤往往引起患者难以忍受的剧痛。脊椎的原发和转移肿瘤可引起椎体的不稳定性、剧烈的疼痛和一系列神经学症状,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传统的治疗手段为放疗和外科手术切除+内固定术。放射治疗的疼痛缓解率可达40%-80%,但一般在2周后才能显示效果,其缺点是无法加强因肿瘤破坏而造成的脊柱不稳。外科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加强脊柱稳定和减压,但手术适应症的范围窄,且创伤大,各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4%,限制了该项治疗的广泛应用。
1984年法国学者Galibert等根据外科手术注射骨水泥经验,首先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颈椎海绵状血管瘤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于1987年首次报道了这一技术。1990年又进一步提出该技术可用于骨髓瘤、转移瘤、骨质疏松骨折等的治疗,由此PVP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价值得到普遍认可。我院是最早在国外引进该技术和治疗病例最多的医院之一,现已累计了750多例的治疗经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肯定。
治疗效果怎样? ① 绝大部分立即解除或减轻疼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止痛有效率达85%-100%。 ② 不同程度恢复椎体高度。 ③ 纠正后凸畸形。 ④ 解除或减轻压迫。 ⑤ 治愈绝大多数血管瘤。
为什么有如此好的疗效? ① 骨水泥在聚合阶段,尤其在硬化阶段有明显产热作用,最高可达82℃,这种产热作用可使邻近部分神经末梢坏死,从而产生镇痛效果。 ② 增加了椎体的强度,部分恢复了椎体的高度,提高了椎体稳定性,减轻压迫症状及避免出现新的细微骨折。 ③ 骨水泥的注入所产生的机械压迫作用部分或完全切断了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加速肿瘤组织的坏死。 ④ 单纯的毒性作用损害神经末梢,从而使神经末梢敏感性下降而缓解疼痛。
安全吗? 美国1999—2003年6月期间文献报道的PVP术约14万—17.5万例,发生脊髓压迫需要外科手术减压等严重合并症共8例,其中4例为经椎体侧后方入路,现椎体侧后方入路基本不用。国内文献报道无严重合并症发生,我们所作的病例与文献报道相同。总之,该技术是很安全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