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发表日期:2007-08-27
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作者:赵 亮 本页责编:原驰
阅读:
|
|
天气转热,空调开始使用,1岁多的奇奇不慎着凉了,鼻塞流涕,轻微发热。看病后医生说只是普通感冒,让孩子吃点感冒药,多喝水、多休息就会好的。可是,奇奇这次感冒却特别难愈,清水样鼻涕慢慢变成黄绿色,一直揪着自己的耳朵告诉妈妈:“耳朵痛!”
奇奇的妈妈开始时还不以为然,以为是孩子表达不清,洗澡水又没进耳朵怎么会耳痛呢?但到了晚上,奇奇哭闹不止,无法 |

|
|
入睡,妈妈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第二天,妈妈带奇奇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时,医生告诉奇奇的妈妈孩子得了分泌性中耳炎。
如果感冒后发生耳内剧痛,然后耳道流脓,这是患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由于其症状明显,容易被家长发现而得到及时治疗。但奇奇得的这种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内负压或积液引起听力减退为主要特征,没有细菌等微生物引起的耳部感染性炎症,往往小孩子发病后只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反应较慢,很容易被家长忽视。中耳炎有多种类型,四季都可能发病,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后。俗话说七窍相通,咽鼓管是连通鼻咽与耳朵的管道,当鼻部炎症波及到咽鼓管时,就会导致管腔的狭窄或阻塞,鼓膜内会因此形成负压,甚至会产生液体,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不能及时解除负压或排出积液,就导致听力下降。
像奇奇这样的病例在门诊中十分常见。分泌性中耳炎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主要因感冒迁延不愈,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而诱发。另外,肥大的腺样体也可以直接堵塞咽鼓管口,妨碍中耳和咽鼓管的淋巴引流,使咽鼓管功能改变,引起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感觉耳内闷塞,自听增强(感觉自己说话时声音特别大),甚至还会感到剧烈的耳痛。
有部分家长对分泌性中耳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只要耳朵没有接触过不洁的水就不会得中耳炎;有的以为只有耳朵流脓才是中耳炎,因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分泌性中耳炎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则会导致鼓室硬化、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性肉芽肿等疾病,造成永久性听力下降,治疗非常困难。婴幼儿时期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如果因听力下降造成语言学习障碍,就如同关上了一扇让孩子认识和感知世界的窗口,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此外,成年人也可能发生分泌性中耳炎,特别是在感冒过后,如果出现听力下降就应及时到耳鼻喉科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