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路径导航: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食管压力测定和pH监测的意义

发表日期:2008-10-06 来源:干部综合科 作者:马进玉 本页责编:原驰

 

  食管疾病可以分为器质性疾病和功能障碍性疾病,食管功能障碍性疾病是指一组食管疾病症候群,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臆球感。经胃镜、钡餐等常规上消化道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此种疾病往往被临床医生和患者忽视,但长期可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并进一步导致器质性的病变。因此,对食管进行压力检查和pH测定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食管功能障碍性疾病。

  1.胃-食管反流病: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对食管粘膜造成损害,可以引起反流性食管炎。有些患者胃酸反流超出正常,却未表现出粘膜损害,有些患者胃酸反流正常,却表现出明显的反酸、烧心等症状,也有些患者表现为长期咳嗽、咽喉部不适、声音发哑等食管以外的症状,这些患者往往接受了许多不恰当甚至过度的检查和治疗而不能明确病因。食管pH监测可以明确胃酸反流的量和时间,以对疾病的病因作出正确的判断,使患者接受更加准确的治疗。

  2.贲门失弛缓症:表现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和反食。主要是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升高并松弛不良,食管压力测定可以精确地测量出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及松弛率,对早期诊断起关键性作用。

  3.胡桃夹食管:食管下段呈高压性收缩,食管就像一个胡桃夹子一样,阻碍食物的正常通过。患者表现出胸痛甚至吞咽困难,只有通过食管压力测定才能确诊。这些患者往往被误认为是心绞痛,接受了很多心脏方面的检查,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也造成很大的医疗资源的浪费。

  4.弥漫性食管痉挛:食管呈现出一种持续性的异常强烈的收缩,患者感觉酷似心绞痛,疼痛位于胸骨后并向背和肩胛区放射,长期可致使食管呈螺旋状和串珠状。胃镜检查主要为排除其他疾病,确诊需要食管压力测定。

  5.环咽肌功能障碍: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轻度的吞咽障碍,有时患者感到食物在咽喉部而不能下咽。吞咽障碍会造成患者恐慌,在排除肿瘤后,如果明确为功能障碍,可大大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

  总之,食管压力测定和pH监测是一种诊断食管功能障碍性疾病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应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