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肾脏健康么?
发表日期:2008-10-07
来源:干部综合科 作者:张京慧 本页责编:原驰
阅读:
|
|
|
|
肾脏病已成为威胁全世界公共健康的主要疾病,在发达国家,普通人群中约有6.5%~1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而在我国,18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为8%~10.4%,而肾功能衰竭进行肾脏替换治疗的花费非常巨大,在美国接受透析或肾脏移植治疗的病人约每人每年150万美元,更重要的是肾脏疾病是疾病的扩增器,它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的死亡,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
慢性肾脏病的危害巨大,而且慢性肾脏病起病之初往往没有明显症状,那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和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呢?又有哪些人容易患上慢性肾脏病呢?目前已知慢性肾病的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其发病机制也十分复杂,但具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群发病率明显增高,应高度警惕。
首先,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人和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得慢性肾病。其次,代谢性疾病(肥胖、高血脂、高尿酸)、长期使用某些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消炎痛、抗菌素等)、慢性泌尿道感染、尿路结石、自身免疫性疾病(红斑狼疮等)、高蛋白饮食、吸烟、过度饮酒、年龄65岁以上等人群也易患慢性肾脏病。
大多数慢性肾病患者早期可完全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较少,随着病情的进展,可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症状。早期可表现为疲劳,眼睑、颜面、下肢(尤其踝关节)水肿,尿中大量泡沫、尿色异常,排尿疼痛或困难,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出现肾功能不全时,各种症状逐渐明显,出现疲倦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腰痛、夜尿增多、全身水肿、血压升高、骨痛、皮肤瘙痒、手脚麻木、嗜睡、反应迟钝等表现,化验检查可发现贫血、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浓度升高等。进入尿毒症晚期时,上述各种症状继续加重,导致心、肝、肺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
慢性肾脏病防治的重点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而从现有的流行病学资料来看,我国慢性肾脏病知晓率尚不足10%。幸运的是,现代医学完全可以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因为检测技术相对容易、简单,通常定期检验尿液、血液、血压和肾脏B超,就可以显示大部分肾脏疾病的早期迹象。
而一旦知道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服用一些治疗药物和改变某些生活习惯来延缓甚至停止慢性肾脏疾病的进展。因此,早期发现和预防是防治慢性肾脏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也可以显著减少发展至尿毒症的几率。
即使没有症状,一般也需每年筛查一次尿常规、肾功能等。如果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则应每年根据病情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项目两次或两次以上。如果已经有某些症状,则应当及时尽早去医院请专科医生做较全面的检查。
总之,慢性肾脏病并非不能预防,也并非不治之症。只要定期到医院体检,进行简单的尿液、血液或者超声检查就可以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即使已经患上慢性肾脏病,经过早期积极地治疗,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其发展,从而可以和健康人一样生活与工作。在此提醒广大患者,千万不要病急乱投医或服用所谓“偏方”、“草药”,这样做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让我们从定期查尿开始,重视自己的肾脏,关爱自己的健康,将慢性肾脏病消灭在萌芽,让我们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