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路径导航: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重新扬起生命的风帆 ——记多科协作抢救肺动脉高压患者

发表日期:2008-11-28 来源:干部综合科 作者:张振宁 本页责编:原驰


  近期干疗科收治了一名来自山东日照的年轻女患者,她因45天前解鲜血便,在当地医院肠镜检查结果为结肠曲绒膜状腺瘤,于是来我院准备进行手术治疗。您也许要问,为什么需要手术的病人却住在了干部病房呼吸科?这是因为患者患有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两年前便出现了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虽然结肠部分切除是一个很简单的手术,可是肺动脉高压患者行此手术却没有先例,故此没有医院敢给这名患者实施手术。

  但患者仅仅28岁,还是一个3岁孩子的母亲,目前病变达5ⅹ5CM,已经出现血便,况且随着病情的发展,有发生消化道大出血、肠梗阻、甚至癌变的危险,如果现在不手术,将来更没有机会。家属从互联网上了解到我科联合外科、麻醉科曾经给一名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过外科手术,所以来我院就诊。

  “这是一名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慕名来我院就诊,那我们就要保证万无一失”,干疗科潘磊主任给全科下达了命令。于是在主任的带领下,干部病房呼吸科立即行动起来,王亚梅主任亲自联系各项检查,完善手术前各项准备工作,张振宁主治医师全程管理患者,银鹏飞、黄永杰副主任、马晓倩医师负责监护室监管病情。由我院医务处组织干部医疗科、肿瘤外科、麻醉科共同就手术的可行性、时机选择、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中可能发生情况、术后需要注意的情况、病人术后的监护、换药、进食、用药等情况进行了周密详尽的讨论。世纪坛医院的客座教授荆志成、医务处刘东国主任、麻醉科赵斌江主任、肿瘤高宏主任、干疗科潘磊主任、消化蔺武主任、干部ICU银鹏飞主任亲自参与术前讨论,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讨论决定在内科严密右心导管监测肺动脉压力和心排出量的情况下由高宏主任主刀手术,由麻醉科赵彬江主任实施椎管内麻醉,术后予以镇痛,以保证手术平稳进行,保证术后肺动脉压力稳定,术前术后均由干部医疗科ICU病房负责严密监护和调整用药以维持肺动脉压力稳定,由外科进行换药及围手术期处理。

  在充分的协调和技术准备后,2008年11月21日,干部医疗科给予患者放置右心漂浮导管来监护肺动脉压力,持续泵入依洛前列素及多巴胺以维持肺动脉压平稳。干疗科潘磊主任、医务处王勇主任亲自到手术室保驾,麻醉科赵彬江主任实施椎管内麻醉,肿瘤外科高宏主任及丁磊进行了结肠曲肿物切除术,手术顺利完成,将患者安全送回干部ICU病房。

  正当我们为手术的成功松了一口气时,术后2小时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潘磊主任立即现场组织抢救,考虑到患者可能术后发生急性肺损伤,立即调高吸氧浓度,给予利尿剂入壶,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后经血气分析检查证实了主任的判断,经过紧张有序的抢救,患者的症状逐渐改善,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0%以上。

  即使如此,潘磊主任不敢松懈,直到观察一个小时后患者未再出现任何症状,主任再次向值班医生交代出现情况时如何处理后,才脱着疲惫的身躯离开干部ICU,而此时已经晚上六点多钟。在干部医疗科全体的努力下,病人迅速恢复,两天后已拔掉镇痛泵,依洛前列素逐渐减量;手术后第三天患者出现黯红色血便,经各科室联合制定抢救方案,目前已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并于术后第五天转出干部ICU。

  我们通过内外联手,强强组合的工作方法,不但赢得了患者的信任,战胜了疾病,挽救了宝贵的生命,同时我院这例重度肺动脉高压合并结肠肿物手术的成功实施,填补了国内外重度肺动脉高压并结肠疾病手术的空白,为此类手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珍贵的资料。

  (本页责编:李春慧//M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