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血压,呵护肾脏
发表日期:2009-03-13
来源:肾脏内科 作者:张春霞 本页责编:原驰
阅读:
|
|
高血压可以说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万恶之源”,长期血压较高会使全身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损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容易引发冠心病、脑中风、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病变,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评估 高血压患者应该对自己的病情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一般来说,患者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对高血压危险度进行自我评估: v 根据血压升高程度通常分为三级,血压越高,危险度越大。 第一级血压为140~159 / 90~99mmHg; 第二级为160~179 / 100~109mmHg; 第三级为≥180 / 110mmHg。
v 患者是否合并相关严重并发症是衡量高血压危害度更为重要的指标,也分为三个危险层: 低度危险者是指:单纯高血压病人,无胆固醇和血糖升高,无左心室肥厚、蛋白尿、脑动脉硬化等合并症。 中度危险者通常是指:同时有血总胆固醇升高,伴有左心室肥厚、蛋白尿,这样的患者必须坚持服药,改善生活方式,并且至少半年检查一次心脑肾等靶器官。 重度危险者指:同时有血总胆固醇升高和患有糖尿病,并存在心衰、肾衰、心梗、心绞痛、脑梗、脑出血及短暂脑缺血发作等合并症。此时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联合用药,必须坚持至少每3个月检查一次靶器官,以避免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高血压与肾脏损害的关系 我国有近19%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自20世纪50年代起,人们已认识到高血压与肾脏病关系密切,常常“形影不离”、“狼狈为奸”,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 一方面,肾脏是高血压的重要靶器官,高血压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可引起轻重不等的肾脏损害。通常良性高血压能引起良性肾小动脉硬化,恶性高血压能引起恶性肾小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病因;另一方面,肾脏疾病又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由肾脏实质性疾病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实质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称为肾血管性高血压。而且,在肾脏疾病的进展中,高血压是加速肾衰竭进程的重要危险因子。为此,高血压和肾脏损害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存在恶性循环。
高血压患者如何早期发现是否有肾损害 v 初次发现高血压,必须作全面检查,明确有无肾脏病,尤其是40岁以下,或伴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有水肿、尿泡沫多、夜尿多和腰酸等,有肾脏病家族史。 v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如何保护肾脏非常重要。应定期进行肾脏方面的检查,及时调节降压和肾脏保护的治疗方案。 v 当高血压变得难以控制时,应考虑是否合并了肾脏病。 v 定期作尿液检查对预测心脏病和中风等十分重要。 v 当同时有高血压和肾脏病时,降压药的选择和使用必须慎重。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如何降压? 对于高血压肾损害患者:积极控制血压十分重要,但也不能认为把血压降得越低越好。这样既能保证肾脏的血流量,8455线路检测中心肾小球的滤过率,又不至于因过高的血压加速肾小动脉、肾小球毛细血管硬化。对于慢性肾病患者原则上必须有效降低血压,如果不能降达目标值,就不能有效保护靶器官。 目标血压值均为<130 / 80mmHg,24h尿蛋白>1g者,血压<125 / 75mmHg。特别强调ACEI和ARB的肾脏保护作用。
(供稿:张海英) (本页责编:王占荣,MMS)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