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路径导航: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糖尿病消化道动力障碍的科学饮食

发表日期:2009-04-02 来源:干部综合科 作者:马进玉 本页责编:原驰

 

  1.什么是消化道动力障碍?
  食物从经口摄入到形成大便排出,是由于胃肠道蠕动的结果。如果胃肠“偷懒”或者“勤奋过度”,都会造成很多的不适,亦称消化道动力障碍。动力差会造成早饱、腹胀、反酸水、烧心、腹胀痛及便秘等。动力过强则会造成腹部绞痛、腹泻甚至消瘦。消化道动力受很多因素影响,胃肠道本身的疾病是主要原因,而那些病变已经“殃及”胃肠道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淀粉样变性、皮肌炎等也是造成胃肠动力障碍的重要原因。老年人的胃肠道也和其他器官一样都呈衰退状态,容易出现动力下降的症状如腹胀、便秘等。

  2.患了糖尿病性胃轻瘫该怎么吃饭?
  有许多糖尿病患者也经常表现出早饱、上腹胀、恶心、嗳气甚至腹痛等症状,饭量明显减少,时间长了甚至会导致体重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魔爪”已经伸向了胃肠壁内的神经和微血管,使神经和血管发生病变,进而使动力出现障碍,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糖尿病性胃轻瘫。患病时间长、平时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出现几率明显增加,长期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将有效延缓胃轻瘫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进食液体食物如米汤稀饭等可使血糖短时间升高较快,老年人由于牙口不好等原因喜欢吃偏稀偏软的食物,那么老年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吃饭呢?首先营养搭配还是应该遵循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但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
  v 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吃偏稀软的食物也要慢慢的吃,使血糖“平稳过渡”,不能猛然升高;
  
v 要少吃多餐。特别对已经患胃轻瘫的患者显得更加重要,因为胃一次容纳的食物减少,为增加营养供给,可以增加吃饭的次数,如果血糖维持平稳,则可以自己制定吃饭时间,定时定量吃饭,增加偏稀偏软和低脂的食物。

  3.科学饮食,给消化道动力保驾护航
  消化道动力出现障碍后,食物的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有些食物由于成分的关系会加重症状,如白薯、牛奶、大豆(制成豆腐除外)、洋葱、生葱生蒜、土豆等会因为产气增多而使腹胀加重。应高度重视具有“肠道清道夫”之称的膳食纤维的摄入,这对糖尿病患者更加重要。
  研究发现,在控制餐后血糖急剧升高和控制糖耐量方面,水溶性膳食纤维效果最佳。 植物性食物是膳食纤维的天然食物来源。膳食纤维在蔬菜水果、粗粮杂粮、豆类及菌藻类食物中含量丰富。 但对已经已患有胃轻瘫的糖尿病患者,应适量控制膳食纤维,因为膳食纤维会使他们过早的产生饱腹感,从而影响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

  (供稿:邸岩
 
 (本页责编:李春慧,M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