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偻病有预防作用,并能预防成人骨质疏松、类风湿性关节炎。
晒太阳能够预防皮肤病。皮肤适当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可以有效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加皮肤的抵抗力。
晒太阳还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细胞活力。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一般细菌和某些病毒在阳光下晒半小时或数小时,就会被杀死。
日光在调解人体生命节律以及心理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阳光中的红外线可透过皮肤到皮下组织,起到加温的作用,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和全身的新陈代谢,调节中枢神经,从而使人体感到舒适。
阳光中的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血球,提高造血功能,从而防止贫血。
晒太阳能防癌、抗抑郁。阳光、空气、水和运动,一向被视为人类生存的四大源泉。晒太阳可以防癌。美国癌症研究联合会也证实了这一结论。这是由于皮肤只有在接受紫外线辐射后才能产生维生素D,而维生素D能消除肿瘤形成的血液环境,预防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吉欧范努兹博士甚至认为,目前还没有任何营养素,在防治癌症方面能和维生素D媲美。
另一方面,不科学的晒太阳也会给身体带来损伤。一天中,有两段时间最适合晒太阳。第一段是上午6时到10时,此时红外线占上峰,紫外线偏低,使人感到温暖、柔和,可以起到活化瘀的作用;第二段是下午4-5时,此时正值紫外线中的A光束占上风,可以促进肠道钙、磷吸收,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骨骼正常钙化。不论是哪个季节,上午10时至下午4时之间,尤其是中午12时至下午4时之间,最忌长时间晒太阳,因为此时阳光中的紫外线是 B光束占上风,它会对皮肤造成伤害。
此外,从度量概念上讲,每天坚持晒太阳不少于30-60分钟,即可平衡阴阳。晒太阳时最好穿红色服装,次选白色服装,禁忌黑色。婴幼儿皮肤娇嫩,晒太阳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之内,晒完后给宝宝多喝水和擦点婴儿专用的润肤霜。如果婴儿太小,不能直接到室外曝晒,一般要等出生3-4周后,才能把新生儿抱到户外晒太阳,而且开始的时间要短,只晒一部分,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时间和扩大范围。在户外,不要让新生儿吹风太久,不然容易感冒,头及脸部不要直接照射,可置于阴凉处或戴帽子。
易过敏的人应少晒太阳,防止皮肤过敏的最好办法就是减少接触,外出时尽量做好防护。以往有过日光性皮炎、季节性皮炎的人,也应注意尽量避免晒太阳,且不要使用碱性的化妆品和香皂。
(本页责编:王占荣,M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