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路径导航: 首页 >>党建园地 >>读书感悟

党建园地

微博,140字的魔力

来源:医院网站工作室 作者:高 璐 本页责编:高璐,原驰

如果问这是个怎样的时代?“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是个网络时代”、“这是个淘金的时代”……答案会有很多很多,但是说不定也许会有年轻人这样说:这是个稍感无力又有点寂寞的时代。

#《无法坦诚相对》——走出寂寞的年轻人#

作为一部青春剧《无法坦诚相对》和很多日剧一样,尽管带着那么点灰色,但并没有脱离励志、温暖、成长这些惯用的主题。不同的是,编剧北川悦吏子敏锐的以twitter这个新生却迅速在当代年轻人中蔓延的社交平台为切入点,讲述在它的影响下这群年轻人成长的故事,眼光视角可谓独到深刻。感动我的不仅是故事中主人公们从最初无法坦诚相对到逐渐剥离面具、最终彼此扶持成长走出寂寞,故事背后所揭示的东西更加值得思考。

当今这个时代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都走的匆忙。机会遍地都是,年轻人们抱着这样的信念,通过努力一步步的攀爬,祈祷着梦想会离自己越来越近,告诉自己,总有一天会好的。是的,总有一天会好的。可似乎这一天总有那么点遥不可及,海市蜃楼。回头望去,却发现追梦成长的路上只有孤单一人。现实远没有梦想中那么柔软。这个时代,型型色色的信息总是接踵而至,不断冲击眼球,振颤思维。但尽管这样,80年后的年轻人们却都或多或少的因为无法摘掉面具感到其实自己很孤独。现实中,出于恐惧也好,为了面子也好,习惯性的说出白色的谎言,自我保护的本能,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怎样都无法挣脱。生怕太坦诚而被伤害、说错话被排斥。

twitter的出现,满足了心灵枯竭的都市人渴望在陌生人中表达自己的需求。由twitter而相识的剧中人,一开始就对友情和爱情有着很重的期望。140字的通信规则,这个长度不需要字斟句酌,不需要深思熟虑,内容不可修改,但很快会被大量信息所掩埋,于是很真实,很自我,可以不计后果。年轻人终于找到了寻觅已久的发泄口,被140字的魔力深深捕获。高兴时候,忧伤的时候,想要倾述却没有对象的时候,140个字的自我发泄真的很可贵。寂寞时朋友给予的宽慰,哪怕留下的只是言片语,那温暖的力量,又是多少人在苦苦追寻渴望得到的?

 140字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很多年轻人的社交习惯,甚至成为如同融于骨血般深刻的生活方式。自己的想法能传播给所有人带来的存在感,脱下面具的真实感,即时扩散的速度感也许就是twitter在年轻人中迅速传播蔓延,又如毒品般戒不掉放不下的原因之一吧。

 

#twitter到中国式微博#

提到twitter必然会说到当下流行语中最具代表性的词汇——微博。twitter最早发明了微博的核心概念,最早制定了140 个字的通信规则。无论后续的微博服务如何创新,提供何种丰富的功能,微博作为社会化传播和社交通信工具的地位都是由twitter建立的。

twitter的巨大成功第一时间吸引了中国互联网们创业者们的目光,这些被业界戏称为“寂寞的年轻人”的精英们踏上了建立中国式微博的创业之路。

回头看看,每条创业之路上不都印刻着一个个孤独的脚印吗?尽管第一批的中国式微博经历了昙花一现后的沉寂,然而140字的魔力却已悄然深入人心。伴随着新浪等门户网站的微博平台上线,中国式微博迎来了第二次崛起,中国真正进入了微博时代,微博真正成为了中国年轻一代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

渴望被关注,渴望去吐露心声,渴望自我展示,这些是不分国界的。微博在中国当代的年轻人中取得了堪比twitter的巨大成功,普及速度令人惊叹。无论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都拿起手机用简短语句发个微博,这样的景象时常能看到吧?短短140字赋予的魔力,不知使多少陌生人找到了共鸣,拉近了距离。微博的成功有着深层次的社会背景,抛开微博新媒体平台、传播力巨大、新型网络营销方式这些专业属性不提,单单那脱离面具的真实感以及没有距离的亲近感,简短的140字,关注与关注,让无数走在寂寞成长之路的年轻人感到很温暖。

如果你还没有微博,不妨去尝试一下吧。

 

#扩展阅读#

Twitter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843376.htm

微博介绍: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099.htm?func=retitle

无法坦诚相对》简介:http://baike.baidu.com/view/3297607.htm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