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分析显示抗精神病药物的有效性显著优于情绪稳定剂
背景 常规的荟萃分析在急性躁狂症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方面显示出不一致的结果。我们进行了多个治疗的荟萃分析,对直接和间接的比较都进行了说明,以评估所有抗躁狂症药物的效果。 方法 我们系统地综述了 1980 年 1 月至 2010 年 5 月间进行的 68 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16 073 名参与者),比较了成人中急性躁狂症在治疗剂量范围内使用下面任何一种药物进行治疗的情况:阿立哌唑、阿塞那平、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加巴喷丁、氟哌啶醇、拉莫三嗪、锂制剂、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托吡酯和齐拉西酮。主要观察指标是评定 3 个星期内躁狂症量表的平均变化和退出分配治疗的患者的数量。 采用意向性治疗进行分析。 结果 氟哌啶醇(标准化均数差 [SMD] 为-0.56[95% 置信区间为-0.69至-0.43])、利培酮 (-0.50[-0.63至-0.38])、奥氮平(-0.43 [-0.54 至 -0.32])、锂(-0.37[-0.63至-0.11])、喹硫平(-0.37[-0.51至-0.23])、阿立哌唑(-0.37[-0.51至-0.23]),卡马西平(-0.36[-0.60至 -0.11]),阿塞那平(-0.30[-0.53至-0.07]),丙戊酸钠(-0.20[-0.37至-0.04]),齐拉西酮(-0.20[-0.37至-0.03])的有效性显著优于安慰剂组,而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和托吡酯则没有。氟哌啶醇的显著性差异的数值最高,并且有效性显著优于锂(SMD -0.19 [95% 置信区间为 -0.36 至 -0.01])、奎硫平(-0.19 [-0.37 至 0.01])、阿立哌唑(-0.19 [-0.36 至 -0.02])、卡马西平(-0.20 [-0.36 至 -0.01])、阿塞那平(-0.26 [-0.52 至 0.01])、丙戊酸钠(-0.36 [-0.56 至 -0.15])、齐拉西酮(-0.36 [-0.56 至 -0.15])、拉莫三嗪(-0.48 [-0.77 至 -0.19])托吡酯(-0.63 [-0.84 至 -0.43])以及加巴喷丁(-0.88 [-1.40 至 -0.36])。 利培酮和奥氮平具有非常相似的对比有效性分布,并且有效性优于丙戊酸钠、齐拉西酮、拉莫三嗪、托吡酯和加巴喷丁。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引起的停药情况显著少于锂制剂、拉莫三嗪、安慰剂、托吡酯和加巴喷丁。 结果解读 总而言之,抗精神病药物的有效性显著优于情绪稳定剂。应该将利培酮、奥氮平、氟哌啶醇视为治疗躁狂性发作的最佳可用选择。 应该考虑将这些结果用于临床实践指导方针的发展中。 (荐稿:奚宝晨) |
(参考文献:Cipriani A, Barbui C, Salanti G, et al.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of antimanic drugs in acute mania: a multiple-treatments meta-analysis. The Lancet. 2011; DOI:10.1016/S0140-6736(11)60873-8.) |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