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路径导航: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临床造影剂的正确使用(下) ——写给医生的话

发表日期:2012-03-07 来源:药剂科 作者:史 轶 本页责编:王占荣,原驰

 

碘对比剂是CT诊断与介入放射操作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据报道,2003年全世界的碘对比剂用量大约800万升,今天这个数字可能翻倍或更多。

造影剂分离子型造影剂与非离子型造影剂。目前,我院使用的离子造影剂有60%复方泛影葡胺泛影(20ml/支);非离子型造影剂有碘海醇(17.5g 50ml/瓶、30g 100ml/瓶)、碘帕醇(18.5g 50ml/瓶)、优维显(370mg 50ml/瓶)、(300mg 100ml/瓶)、(300mg 50ml/瓶),临时申请的有欧乃派克(17.5g 50ml/瓶)、威视派克(32g 100ml/瓶)。

根据我们的长期使用与临床观察。碘造影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着造影剂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反应。对于造影剂的皮试问题,不同医院、不同地区也没有统一的认识。

四、临床造影剂的正确使用

1.对离子型造影剂应用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2.对非离子型造影剂说明书中明确提到不做过敏试验的可不做。对说明书中未提到需做皮试的,以离子型造影剂的试验结果来判断非离子型造影剂可能出现的情况显然不太合理。由于重度的过敏常和剂量无关,1ml的皮试剂量就可能产生致命的特异性反应,为此国外主要放射科学会和大多数医院均不做这种过敏试验,有的仅限于过敏史患者。

3.急发不良反应的处理

如果积极、妥善治疗,绝大多数重度反应患者可康复。94%-100%的重度和致死性反应发生于20分钟内,注射对比剂的房间内应当配置可用的药物和设备,放射科医生在开始的关键的几分钟内应当留在附近,接下来的30分钟也不要走远,只要是有发生反应危险性高的情况,都应当保留静脉通路,知识、培训和有准备至关重要。

一般过敏反应的处理原则:

1) 呼叫急救小组;

2) 必要时进行气道吸引;

3) 如出现低血压,抬高患者下肢;

4) 面罩吸氧(6-10L/min);

5) 肌肉注射肾上腺素(1:1000),0.5ml(0.5mg),必要时可重复;

6) 静脉滴注(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氏液);

7) 静脉注射H1抗组胺药,苯海拉明25-50mg。

药物和仪器:氧气、肾上腺素、抗组胺H1的药物-适用于注射、阿托品、ß激动剂定量吸入器、静脉输液(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抗惊厥药(安定)、血压计、呼吸辅助器具。

4.迟发不良反应的处理

预防:ESUR通常不推荐预防用药,因为有效性证据不足;对于以往曾经发生过的严重迟发不良反应的患者,可给予类固醇预防治疗,如:在对比剂给药之前的12小时和2小时各口服强的松龙30mg(或甲强龙32mg)。

治疗和管理措施:

1) 对症治疗,类似于治疗其它药疹;

2) 外用皮质类固醇;

3) 抗组胺药物;

4) 严重时考虑使用全身皮质类固醇;

5) 今后避免或谨慎使用此类药物;

6) 进行病人教育。

5.降低对比剂不良事件的风险

对比剂使用前注意事项:

1) 保存温湿度要求;

2) 在使用前应进行目检,以检查是否有微粒、变色和容器的损坏现象;

3) 建议在使用前加热至体温(37度);

4) 仅在注射前才将产品抽入注射器;

5) 不与其它药物混用。

询问病史:

1) 是否有哮喘、精神病史;

2) 过敏性疾病,过敏史;

3) 是否正在进行ß受体阻滞剂治疗;

4) 是否服用影响电解质平衡的药物;

5) 、肾功能是否正常;

6) 是否为甲状腺或骨髓白血病人;

7) 是否在孕期。

综上所述:知识的普及、提前预防,正确的操作,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及人员配备,是保证临床造影剂正常使用的关键。

(其他作者:张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