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纪坛医院住院部的楼门口,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在家人的陪同下,从轮椅上站了起来,含着泪水亲手将大捧鲜花送给了自己的手术医生——骨科陈国强副主任医师。在她眼中,这位身穿白衣的大夫不仅是自己的恩人,更是全家人的恩人,而蕴含在鲜花与热泪中的是一段长达二十年的医患深情。
二十年前,老人还是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工,虽然工作繁忙,但是家庭美满,生活幸福。
二十年前,北京世纪坛医院还叫北京铁路总医院,而那时身为主治医师的陈国强,已经小有名气,每周找他来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内穿绿色手术衣,外披白大褂,病房里匆匆的脚步,对患者真挚的目光,诠释着一位优秀外科大夫忙碌的一天。
那一年,老人不知怎么的就忽然感觉上下楼梯的时候膝关节疼痛,渐渐的,病情越来越重,最后连路都走不了。不能上班,不能做饭、洗衣、操持家务,“我到底得了什么病,我是不是永远也站不起来了,要是这样,我活着还有什么用?!”孤独、无助、绝望的她简直要发疯了。
在同事的介绍下,患者与家人第一次来到当时的铁路总医院,第一次见到了这个让她的生活重现光明的陈大夫。
“您好,怎么不舒服?”
“双腿膝盖疼了好久了,尤其是右腿,现在都走不了路了。陈大夫,你说我还能站起来吗?”
“嗯,您先不要急,我先给您查一下吧”。
“患者体型肥胖,髌骨边缘压痛,浮髌试验阳性;髌骨研磨试验阳性,伴有股四头肌萎缩。双膝关节正侧位片显示双侧髌骨关节面凹凸不平,间隙狭窄。结合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这是一例典型的双侧髌骨软化症的患者。但是患病时间较长,保守治疗恐怕意义不大了,可以考虑行胫骨结节抬高术。”陈国强当即确定了治疗方案。
“放心吧,我已经知道你得了什么病了,手术就能治好,这次把右腿做了吧,我保证你以后能够站起来,像以前一样生活。”
坚定的话语让患者重拾生活的希望,高超的手术技术更是让患者全家人深深地折服。坐着轮椅入院的她,半个月后出院的时候竟然自己站着走了出去。自那之后,患者不但把家务主动承担起来,而且还徒步到了香山的“鬼见愁”,再以后还随着家人爬上了泰山,去了西安华清池,兵马俑等名胜。
“每当我迈开腿信心百倍前行时,总会想到陈医生!有了什么不舒服,我还打电话给他咨询,他每次都耐心地给我讲。”
时光飞逝,光阴荏苒,十几年后的她左膝关节也不行了,但是这一次,她再也没有上次的紧张情绪,因为她知道,只要到铁路总医院找到了陈大夫,她的腿就算保住了。
这时的铁路总医院已经更名为北京世纪坛医院,高大漂亮的住院楼与旁边的北京西站交相辉映,而陈国强医生也从主治医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陈医生,你好,你还认识我吗,我又找你看病来了。”
“大妈是你啊,那么多年没见,还是那么精神,是不是对侧腿又不好了,放心吧,我来给你治。”
四手相握,握住的是一颗互相信任的心;四目相视,看到的是医患之间的浓浓深情。
果然,这次的手术也很顺利,而因为患者是少有的“熊猫血”,我院的“回收式自身输血装置”也大显身手。患者住院期间,陈国强副主任及下属大夫认真查房,病房护士对患者精心的护理,又给患者全家人留下了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
2012年8月20日,患者不小心摔了一跤,左侧股骨颈摔成了骨折,依然是陈国强副主任做的手术(股骨头置换术)。手术很成功,术后的康复工作也非常顺利。在接过老人送过的鲜花时,我分明看到陈主任的双眼也噙满了泪水。
掀开鲜花上的卡片,我读到:是谁在手术台上精心操作,使我3次从轮椅上站了起来;是谁披星挂月早晚查房了解病情使我尽快康复;又是谁一次次叮嘱我术后注意事项,教我康复锻炼。二十年了,如果没有陈医生和您身边的医生和护士,也许我早就站不起来了,真的非常感谢你,陈国强医生,我为能遇到您这么一个医术高超,工作认真,态度和蔼的好医生感到幸运!”
我怦然心动,患者的赞誉,真心的给予与接受,也许这就是为医者真正的价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