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路径导航: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齐心协力迎检查,完美答卷添光彩 ——我院病理科圆满通过北京市病理质控检查

发表日期:2019-12-12 来源:病理科 作者:陈奕至,杜雪梅 本页责编:左彦

image001_副本.jpg

北京市质量控制检查专家组莅临病理科现场督查

2019年12月11日上午10:40,北京市病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一行五人,莅临我院病理科指导检查工作。这项工作是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委托北京市病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对全市二、三级医院病理科进行的年度现场督查工作。根据《病理诊断评价指标体系》和《国家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进行现场督查和评价,检查指标包括病理诊断、技术质量、服务水平和病理科人员配比等,专家组将进行现场打分,进行系统评价和反馈。

image003.jpg

欢迎督查专家组一行五人

image005.jpg

闫勇副院长,门诊部张琳主任,医务处倪杰副处长陪同检查

莅临专家组包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张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病理科主任齐雪岭,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燕技师长,海淀医院病理科主任付静。我院闫勇副院长、门诊部张琳主任和医务处倪杰副处长陪同检查。

image007-副本.jpg

李雁主任向专家组做汇报

对于北京市病理质控年度检查,院领导、门诊部医务处病理科都高度重视,在李雁主任的带领下,病理科全科人人参与,各司其职,各就其位,主动迎接检查。李雁主任系统梳理科室发展历史,整理出一套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印象深刻的病理学科介绍幻灯片,向专家组整体汇报,介绍了医院的发展概况,特别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医院的整体发展方略和学科协同。李雁主任重点介绍了病理科的学科建设和全面发展路径,指出病理科作为北京市医院中首批创建完整建制的独立科室之一,对医院发展做出了历史性、时代性贡献,具有丰富多样的学科内涵、鲜明稳健的技术特色、团结创新的人才队伍、历久弥新的文化传承,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病理科建立起科研专项机制,主治医师每人各自选有一个明确而又独立的科研方向,高级职称医师选有两到三个科研研究方向,聚焦独自领域,精耕细作,持之以恒,以待在学术上的高效收获。专家组对汇报给予了高度评价,组长张波教授评价:“准备充分,态度认真,思想新颖,值得学习!”

image015.jpg

image017.jpg

专家组巡查病理科

汇报结束后由昌红主任、杜雪梅主任医师、周全主任医师、高颖副主任技师及核心组成员陪同督查组专家开始现场巡检科室环境和日常工作。经过近一年来的环境改善,病理科面貌焕然一新,令督查专家眼前一亮,并且各位专家对病理科仪器设备,实验室运行和规范操作印象很好,评价我科病理设备先进,人员操作规范。但同时也指出病理科的空间布局和位置不合理,空间狭小,根据三级医院每百张床位需要配置一到两名病理医生的要求来说,人员配置不足,医、技人员比例也不足1:1等问题需要改善。

image035.jpg

专家组抽查病理切片质量和诊断质量

科室环境和仪器设备检查完毕后,专家组开始检查病理科的切片HE染色质量,免疫组化染色质量,特殊染色质量,和分子病理开展的情况。病理报告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发放时间的及时性均在检查范围之内,以现场随机抽查病例为方法,进行现场阅片评价。由于病理科不断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和改进日常诊断技术规范,实现了病理报告的统一化、规范化、模板化报告模式,专家们对于我院临床病理诊断的准确性,规范性,及时性,以及HE切片质量,免疫组化质量,分子病理开展的全面性等都给予非常满意的评价。在检查数据的同时,专家发现病理科的人均工作量大,与去年相比,工作量有20%-30%的提升,人均切片量和阅片量超过北京市其他同级医院平均水平,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对科室人员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勤奋的吃苦耐劳精神,表示了赞扬和慰问。

image043.jpg

专家组现场评价和反馈

经过高效而务实的实地考察后,专家组结束了本次检查工作,对病理科质控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同时对科室物理布局和人员配比提出了改进建议。

image049_副本.jpg

专家组圆满完成督查工作后合影

(荐稿:李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