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评价法在护理管理与质量改进中的运用实例
来源:护理部 作者:顾怡蓉 本页责编:李春慧,原驰
阅读:
|
在医院评审的各种现场评价方法中,除原有的实地查看、现场考核、病案检查、资料查阅等方式外,主要引入了追踪检查、人员访谈等评价方法。要求评审者深入临床了解医务人员如何照护患者,剖析医院服务流程、团队协作等组织系统内的安全风险、质量隐患等,而非评价单一的科室或个人。追踪评价方法又分个案追踪(患者追踪)和系统追踪(如药物管理及感染控制等)。在我院开展的自我评审中,护理院感组就运用了追踪评价法。以下为这两种方法在这次自我评审中的运用实例。
一、个案追踪方法实例
查看ICU的一份病历,发现医生诊断有压疮,立即查看患者护理记录单中有无评估与记载,查看护理部不良事件资料中有无此例患者压疮上报表。后,患者转入内分泌科,查看有无压疮的交接记录;患者病情较重,医院有无危重症的访视、质量督导;医院有压疮小组,患者压疮进一步扩大,查看压疮小组有无干预;患者的转归及压疮的进展。
通过这个实例,我们发现单独的书面制度和操作流程不再作为评价依据。等级医院评审不仅要从员工的回答中得到答案,还要看到能证明标准符合的客观依据,譬如,病历书写、会议纪要、活动记载等,通过多个角度来评判医院制度和流程的执行情况,关键环节中的质量与安全有无得到保障。
二、系统追踪方法实例
患者跌倒是护理不良事件中的一类。就这一类事件评审过程查看医院有无跌倒的管理制度,对入院患者有无风险评估,每年有多少例跌倒事件的上报,每年有无对跌倒事件进行汇总,并且有无以系统为关注点,进行根因分析,找出发生该类事件的根源,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系统改进措施,防止该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措施有无多个部门的协作,如总务处的参与等。措施落实后,效果如何,要有数据说明,如跌倒的发生率是否下降,增添了多少个床档,跌倒风险高的患者床档上档率有无专门的调查。
目前,我们仅是将单件跌倒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而缺少对跌倒这一类不良事件的综合分析,查找整个系统的缺陷。已有的改进措施实施后,缺少效果评价,并且没有数据可以说明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追踪评价方法充分体现了“一查到底”的特点,给护理管理与质量改进指明了方向。我们不仅要有制度,更要有执行,而且是“同质化”的执行;对意外事件应有根因分析,以系统为关注焦点,成立质量改进小组,采取有效的系统改进措施,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