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路径导航: 首页 >>党建园地 >>我敬我业

党建园地

记一次抢救经历

来源:关节外科 骨肿瘤科 作者:翟一凡 本页责编:李春慧,原驰

陈阿姨是我们骨科病房的一位患者,她性格开朗,和蔼可亲,对医生护士都很尊重,每天笑嘻嘻地和我们打招呼。因双下肢疼痛多年,辗转几家医院,却都没有解决顽疾,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她来到了我们医院就诊。

主诊医师陈迎春主任是她的管床医生,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其丰富的专业知识,陈主任认为她双下肢疼痛的根本问题原因在于腰。经过术前完善各项相关检查、严谨的手术前讨论并制定缜密的手术方案,我科医生联合麻醉科为陈阿姨实施了手术。手术过程相当顺利,次日早晨,陈迎春主任查房,陈阿姨的双腿已经比术前疼痛有了明显好转。医生护士都为陈阿姨感到高兴。每天她都在护士的指导下刻苦做功能锻炼,一周后,陈阿姨已经带着腰部支具下地活动了,在我们看来,只要伤口拆了线,就可以出院回家了。然而,病情无常……

就在术后第九天的早晨,陈阿姨还像往常一样带着腰部支具走到护士站和我们打招呼,突然,她感觉呼吸困难,出冷汗,不能站立,当班护士立即通知医生,把陈阿姨扶回了病床。面对这种突发状况,抢救经验丰富的刘伟护士长马上布置抢救。抢救车到位,心电监护到位,氧气吸入到位,立即建立两路静脉通路。医生到场,根据症状,陈阿姨极有可能是突发肺栓塞

此时陈阿姨憋气症状明显,全身紫绀,强迫体位,面容痛苦,自诉胸痛,有频死感,急查血气、血生化、BNP、肌红肌钙蛋白等,立即请内科住院总医师会诊,两分钟后内科院总到位。患者诊断为急性肺栓塞,整个病室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战场,医生、护士在和死神做着斗争。

争分夺秒,汗水湿透了衣衫,空气仿佛已凝固,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心电监护仪的各项指标也在一点一点恢复。终于,陈阿姨病情经抢救暂时平稳,立即转入加强医疗科继续治疗,带着抢救设备,我们将陈阿姨快速平稳地转到ICU。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我们每天都能从监护室听到好消息,“今天脱机啦”、“可以喝一两米粥啦”、“血气结果接近正常啦”、“精神好很多啦,可以连续休息两个小时”、“陈阿姨今天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

在医生护士的努力下,陈阿姨顺利度过了危险期,经过两个月的调理,终于出院回家。在出院的那一天,她泪流满面,经过这一场刻骨铭心的经历,她也了解并理解了医护人员职业的崇高——“谢谢,谢谢你们,我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