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积极发展神经内镜技术
发表日期:2014-07-18
来源:神经外科 作者:戴 缤 本页责编:王占荣,原驰
阅读:
|
“微创”是现代外科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神经内镜的应用符合这一发展趋势,因其直接可视化操作、术野清楚、微创等独特优势,目前已成为微创神经外科中不可缺少的技术之一。自从上世纪60年代起,随着内镜及其器械的改进和发展,内镜逐渐开始在神经外科领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神经内镜折射出现代神经外科的发展目标是微侵袭,也就是通过可视化的窄小通道到达病变“靶点”,而取得最大的治疗效果,但对正常组织仅产生微小的损伤。
2008年,我院神经外科、脑积水微创治疗中心,经国家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考核评为“卫生部内镜与微创医学神经科培训基地”,每年定期举办神经内镜技术高级培训班,且为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项目。我们坚信神经内镜技术必将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限的未来。
目前,培训基地开展的临床及内镜培训工作内容包括:
1.神经内镜经额-脑室入路
可以切除侧脑室额角或体部、三脑室的肿瘤以及肿瘤活检术,可以切除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鞍上池及后颅窝的囊肿,可以完成室间孔或中脑导水管成形术,脑室内感染及脑室内出血也可以经额角入路采取神经内镜下的手术治疗。
2.神经内镜经侧裂-岛叶入路
神经内镜可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蛛网膜囊肿、岛叶肿瘤(胶质瘤、海绵状血管瘤),也可与显微镜配合夹闭动脉瘤,既可以避免误夹,又可观察动脉瘤的夹闭效果。
3.神经内镜经乙状窦后入路
不仅在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方面突显出神经内镜微创的优势,而且在切除CPA区胆脂瘤手术中更加突显出内镜的微创和灵活性;特别在听神经瘤手术中对于保护面听神经功能的保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神经内镜经鼻-蝶窦入路
是内镜下的一个经典术式,早期多用于切除垂体腺瘤,随着手术设备及内镜技术的逐步完善,也将其用于拉克氏囊肿、鞍结节脑膜瘤、颅底脊索瘤等病变的切除以及脑脊液鼻漏的修补。
神经内镜已广泛用于几乎所有神经外科手术,既可单独使用,又可与显微镜配合使用。对于神经内镜辅助或控制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应从概念上做些修正与补充,首先神经内镜技术与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是独立存在的,在同一例手术中应根据神经内镜和显微镜的优势,以及术者对两项技术的熟练程度,采用最有效的技术去除病变,或者配合使用,发挥其优势。内镜与导航的结合,使内镜下的实时可视化画面与导航所示的内镜尖端类似弹道一样指向病变目标的虚拟画面相对应,指引手术入径,展现了神经内镜微侵袭的特有过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