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离退生活

爱在身边 快乐生活

来源:离退休办公室 作者:王乐宜 本页责编:高璐,原驰

2009年10月我退休了,与那深爱的工作情结分手,告别不知疲倦紧奏繁忙的工作,开始放松闲暇的生活。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但还是不免有些失落和不安。不知真正面对退休生活,面对人生晚年新的挑战是否适应和接受,攻克自己的内心强于攻城,我努力调整着心态,给自己重新定位,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积极的行动,迎接阳光灿烂的晚晴生活。在放松中寻找紧凑,在闲暇中寻找自我,在享受老有所乐的同时,积极去老有所为,让快乐幸福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旋律,让健康平安成为我们生活的伴侣,使老年生活充满活力,更健康精彩。

如今我已适应享受并恋上了退休生活。有充足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喜欢做的事情。活得有意义,活得轻松和愉快,活出了精彩,活出了幸福和身心安康。

邹韬奋先生曾说“只有尽一个人的心力,使社会的人得他工作的裨益,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我愿意做快乐的事,我婉拒了高薪聘请,应聘了健康体检中心半日工作,在日常工作的接触中,经常与身边青年同仁互相交流,我从年轻人身上获取朝气和新的知识和理念,分享工作的成功与失误的经验,互学共勉。

我还配合参与离退休办与共青团联合举办的“老少携手”座谈会,将我自己成长的历程、长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收获交流分享。形成一代传一代的优良传统,在互动中,我被老一辈浴血奋战、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折服;被年青人思想积极、创新、饱满的工作热情所感染。我获取来自不同群体的正能量。

我们的国家是世界人口大国,如今‘银色浪潮’人数逐年递增,中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凸显,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社会问题。我曾被邀请参与一个企业集团的讲课,介绍老年疾病、护理、养老等相关知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小老人’管‘老老人’也将势在必行,成为老年社会发展承上启下的奠基石,因此我认真收集资料,整理总结,制作PPT,授课得到集团领导和同志们的认可, 我为有机会再学习而快乐,为和谐社会和人民幸福尽一点微薄之力而欣慰。

今年,我报名加入了志愿者服务的行列,成为北京市医管局“守护天使”的注册志愿者。“守护天使”是由医管局发起的一项以门诊导医、患者陪伴、心灵抚慰、健康宣教等为主要工作内容的志愿服务项目。

为更多的了解志愿者服务的起源、义务和责任,我认真补课,不仅填补了自己知识的空缺,还充实和提升了自己。

我身边还有这样一群热情、奉献精神不减当年的退休职工,她们有热心、有爱心、乐于助人。

王桂琴待人温,诚恳热情,永远面带微笑。她利用自己妇产专业的一技专长为老职工的下一代和青年同事提供帮助,传授孕期知识、婴儿护理、哺乳期产妇保健及护理指导,并自登门为产妇做揉奶、疏通乳管的护理,保证宝宝们能顺利得到母乳喂养。大家遇到问题,不论年轻年老,都愿意向她请教,她也是有求必应。

陶锁英为人性格直率坦诚,语言诙谐幽默,是个热心肠,也是大家的开心果。她住在劲松社区,鲜为人知的是,她默默地多年为在此居住的医院老职工——现已90高龄的孙启林老人提供无私的生活帮助和医疗照顾,直至老人住进养老院。孙老独居,身患多种慢性疾病,子女住的较远,她除了主动给予生活帮助外,还承担取药送药的义务。有时一周就要取三次,但她从来不怕麻烦。她还义务为一位膀胱造的90有余的老人,每月更换尿管,风雨无阻,随叫随到,长达四年之久,直到今年老人病逝。

这里我还要感谢一位老师,孔玉杰。她开朗善良,为人谦和知心,在她的提议和带动下,我们经常去探望一些退休老职工。我们多次相约探望退休老职工赵素珍。老人家属马,今年96岁高龄,比我整整年长36个年轮。老人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很健谈,就是有些耳背。老人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换了人工晶体,视力恢复不佳,但还订阅了两份报纸,每日浏览大标题,关心国家大事。老人家非常感谢党和国家給予的退休待遇,知足且满足。老人家身患两种癌症,经历两次大手术,如今身体依然硬朗,这应归功于她开朗的性格,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女儿一家无微不至的照料。老人现在仍然坚持每天自己擦拭桌面、椅面、整理床单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人激励着我们,传递给我们正能量。

这些人、这些事就发生在我身边,她们没有惊天动地,她们默默无闻,慈爱善行,奉献爱心,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用行动传承着中华美德。

生活需要感知力,感知力让我们能够设身处地去体贴帮助他人。助人自助,正成为当代倡导的新理念,因为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

我热爱音乐,喜欢唱歌,退休后,天爱之声合唱团圆了我的梦想。我发自内心的感到:

成长的经历装点我们成熟的品行/岁月的过往留给我们人生的财富 /退休了/人生平台又多了一个支点/夕阳之路又开始新的篇章/花甲之年重拾儿时的梦想/那涌动情感拨动心弦的歌/天爱之声/走来歌唱的我你他/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流汇成歌/歌声抒情/温馨从容夕阳又添一抹红/我们在跳跃的音符中享受美妙和谐/我们在旋律的交融(碰撞)中陶醉悦耳合声/心中流淌着爱/歌声洋溢着情/巡回表演展示风范/比赛演出唱响心声/公益活动爱的奉献/舞台上“少男少女”歌声飞扬/舞台下年复一年春夏秋冬/退休了/晚霞的夕阳如血/晚年的岁月如歌/生活依旧丰富多彩/人生依然充满阳光/我们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我们感恩稳定幸福家园/我们用真善美的歌声 /唱出祖国美好的和谐。

离退休办为我们爱好读书的人搭建了一个平台。几个喜欢读书的人,有缘聚到一起,组成书友会。虽然我们以前工作在不同的岗位,接触不多,但共同的爱好使我们成了知音,读书的乐趣让我们陶醉,我们不定时的集合,将自己读书的体会交流、探讨,各抒己见。这种以书交友,以书会友的方式,增加学识又长了见识,我们相互推荐几本好书,相约慢慢读书,细细品味。

退休的生活很充实。闲暇间,回想自己成长和工作的经历,离不开党的教育和培养,心情又多了几分感慨。

童年时代,祖国正在建设发展中,虽然生活不及现在物质丰富,多姿多彩,但在党的阳光哺育下,我们茁壮成长,生活无忧无虑,幸福快乐。

青少年时代,遭遇困难时期,三年自然灾害,我们历经文革,承载过时代的使命。

70年代,特殊历史原因 ,我们初中毕业就直接被分配到医院工作。没有选择只有服从,一切从无知开始,我们是在边培训,边学习,边实践中成长和成熟起来的。

这些经历,造就了我们50后一代人坚强、乐观、互助、友爱的性格。时代的印记,深刻地体现在我的言行中,热情、直率、勤恳、敬业,是我不变的性格。我的人生平凡而平淡,岁月的磨砺和积累,又使我增添了豁达和坚韧。

如今我已离开工作岗位五年,39年工作的不解情缘,圆满画上句号。一切都已成为回忆,人生过往,虽然其间有苦也有累,有哭也有笑,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意的沮丧,现在静心回想起来,这算什么,它是人生积累的一笔财富,使我懂得了生活,丰富了人生。

我把生活中的点滴记录,把工作的经历回忆整理。我的三篇小文《沉重的记忆》,记录1976唐山地震我院医疗队抗震救灾的情景;《梦系唐山·见证唐山》,记录37年后我们曾经的医疗队员马国秀、陶锁英、陈伟民及我,重返唐山圆梦的事情;《尘封的往事》则记录1975年河南水灾时我参加医疗队的所见所闻。这三篇文章分别被北京市卫计委、中直机关收录。

常怀感恩心,常念感恩情,回首过往,心中对生活沉淀着无限的爱,对社会充满感恩的爱。

人到老年,更懂得感恩,我感恩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我感恩生长在中国,我感恩成长在党的怀抱,我感恩养育我的这片土地,我感恩培育我的师长,我感恩支持和帮助我的同行和朋友们。

人到老年,知足是一种处世态度,是一种为人情怀,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珍惜今天,用平静的心态对待生活,享受幸福。晚年生活同样精彩。

(编者按:本文栏目旨在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文章中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