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路径导航: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脑梗塞的磁共振成像是怎样的?

发表日期:2015-01-14 来源:磁共振室 作者:左利利 本页责编:王占荣,原驰

 

脑梗塞是指因血管阻塞而造成的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在急性脑血管病中脑梗塞占半数以上。

脑梗塞分为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和脑血管阻塞。

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亦称非梗塞性梗塞,是指在脑部血管原有病变基础上,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脑组织供血不全,而引起的梗塞。

脑血管阻塞:血栓形成和栓塞。

脑动脉闭塞在脑梗塞中最常见。

脑梗塞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部分病人有呕吐及精神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昏迷。绝大部分病人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脑部损害,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亦可表现为失语、抽搐或共济失调症状、体征。

起病较重的病人可表现为意识丧失、两便失禁、瞳孔一侧或者两侧放大、呼吸不规则等脑症状。

脑梗塞的磁共振成像(MRI)是怎样的?

磁共振成像对脑梗死灶发现早、敏感性高。发病后1小时可见局部脑回肿胀,脑沟变窄,随后出现长T1长T2异常信号。磁共振扩散和灌注成像可更早检出脑梗死。MRA检查还能检出脑动脉较大分支的闭塞。

扩散加权成像(DWI)可以鉴别急性或亚急性脑梗死,并评价脑梗死的进程。

急性期脑梗死:DWI上呈现高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在脑梗死30min后便可在DWI上发现扩散受限,ADC值降低,至8-32h达最低,持续3-5天。

亚急性期脑梗死(1-2周):DWI上呈现等、高信号,ADC上呈现高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