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0日 总16期 第66号
长期满口缺牙 易得老年痴呆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7月22日上午,第46期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携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举办了一场以“健康和美,从牙和脸开始”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郭吕华,颞颌关节-颌面疼痛科主任、主任医师张清彬,颌面外科主任、副教授朴正国分别就“牙齿缺失对全身健康的影响以及镶牙的方式”、“各种‘脸痛’的原因及治疗”以及“整容那些事儿”做了专题讲座。现场还抽取了10名幸运听众,获得该院送出的免费洁牙福利。

郭吕华提出,我国中老年人缺牙现象十分普遍,近三成74岁以上的老人满口缺牙。牙齿缺失,对全身健康都有危害;张清彬提醒,各种“面痛”,需辨别病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止痛。

朴正国则在讲座中坦承,整容的确能够改善人的容貌,但必须警惕的是,整容也存在风险和禁忌。

数据

三成74岁以上

老人满口缺牙

郭吕华在讲座中介绍,我国中老年人缺牙现象十分普遍。据统计,35至44岁之间69%的成年人至少有一个恒牙缺失;79%的老年人(65~74岁)有多个牙齿的缺失 ;74岁以上的老人有26%满口缺牙。“老人缺牙在广州更为普遍,”他说,“缺牙的主要原因包括牙周病龋病。”

郭吕华介绍,牙齿缺失,首先会对邻牙和对颌牙带来影响。主要是会让对颌牙伸长,邻牙移位。“通常情况下,缺一颗牙,会影响三颗牙。”

其次,牙齿缺失会使得骨吸收加快。他解释,本来,牙根能将咬合力传导到颌骨,从而使得颌骨的骨质健康、完整。而当没有牙根时,就没有力传导到颌面上,从而导致骨头吸收。“没有牙齿,骨头得不到锻炼,骨头会慢慢萎缩,就像马路经常不用,会长草一样。”他说,“颌骨的骨吸收,必然会导致牙龈表面的凹陷,更会进一步影响到人的脸部外观。”

第三,缺牙对全身的健康都有危害。郭吕华说,牙齿缺失,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发音和面型,而且会影响咀嚼功能,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对营养的吸收,进而影响全身其他系统,包括会引起肠道疾病,心、脑、肺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比如糖尿病骨质疏松。“让人容易忽视的是,牙齿问题甚至还会引起头疼、头晕、关节疼、全身红斑等等”。

他说,研究还发现,长期满口缺牙的人,发生老年性痴呆的几率远远高于不缺牙的人群。

缺牙之痛

镶牙:种植牙可最大程度模拟真牙

缺了牙究竟怎么办呢?郭吕华介绍,解决办法主要是采用假牙来填补,比如部分活动假牙、全口活动假牙、固定假牙,等等。

郭吕华说,采用活动假牙是传统的镶牙方法,可用于各种牙列缺损。这一办法跟20年前采用的固定桥的方法,即烤瓷牙相比,不再需要磨除或只需少量磨除牙体组织,便于修理。但是,体积大,异物感,而且需要每天摘戴、清洗。

“目前,最流行的镶牙方法是种植牙。”他说,这种镶牙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者的口腔功能,也不用磨牙,对两侧牙齿没有损伤,能达到整体协调和美观效果,舒适感也比较好。“可以说,种植牙是目前最先进的修复方式,可最大程度模拟真牙。”但是,种植的过程所需时间长,费用高。

“种牙的流程就是,在经过严格的检查之后,打个洞,放个钉,戴个帽子,然后放上牙齿就可以了,”他说,以前,这个过程大概需要3个月,随着现代工艺的提升,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运用,现在一个月就可以搞定了。“种牙虽然有着诸多优点,但是有‘三个不可能’一定要记住,一是不可能保证你100%成功,二是不可能保证你用一辈子,三是不可能保证你能什么都吃。”

护理:清洁牙齿多用牙线少用牙签

郭吕华在讲座中特别介绍了口腔的保健方法。

1.叩齿:常轻轻叩打牙齿(咬牙),每日两三次,每次100下左右,有保护牙齿不易脱落的作用;2.搓唇:将口唇闭合,用右手两指轻轻在口唇外擦搓,直到局部发红, 发热为止,这样能改善口腔及牙龈血液循环,增加口腔和牙齿抵抗力。3.舐腭(上膛):常用舌尖舐上腭,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有杀菌和助消化作用。4.鼓腮:闭住口唇向外吹气,使腮部鼓起来,用手指轻轻按摩腮部,可防止腮部肌肉萎缩塌陷,有利于面容的健美。

他提醒,注意饮食搭配也有利于牙齿健康:首先,摄取一定数量的蛋白质,有利于口腔支持组织的健康耐力。老年人每天摄入蛋白质,男性75克、女性65克为宜;其次,应食易于咀嚼和利于消化并富有营养的食品,可多食肉汤、乳类制品、鸡蛋、软鱼和水果等;第三,应多食富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因为维生素对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与功能有很大关系;第四,保持口腔洁净。失牙老人应补牙、镶牙和装上假牙,改善口腔咀嚼功能;第五,食物中添加调料和作料味道可浓一些,以刺激老人味觉和增加食欲,但不要食用过多的食盐和糖。在吃饭时要多咀嚼以增加唾液,进而增加味觉。

此外,在清洁牙齿方面,除了定期到医院洗牙、每天刷牙,他建议多使用牙线。“牙齿间距小,用牙线,损伤非常小。”他说,中国人还有一个“国粹”,那就是使用牙签。他指出,牙签如使用不正确,会有很多问题。因此,使用牙签一定要角度和力度。“要以45度角指向牙间隙,同时,不要太用力,也不宜太深。”

面痛之殇

牙源性疼痛:牙齿遇刺激时引起疼痛

在当天的讲座中,张清彬重点分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面痛”、原因以及治疗方法。他说,面痛主要分为牙源性疼痛、放射性颌骨骨髓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三叉神经痛。

牙源性疼痛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的疼痛,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牙髓充血、牙髓炎、残髓炎、根尖周炎等。

牙髓充血,是指牙髓以血管扩张、充血为主的病理变化。主要症状为对各种刺激敏感,特别是冷刺激;疼痛是 一过性疼痛,只要去除刺激,疼痛即刻消失。一般情况下,如果是生理性的,无需治疗,如果是病理性,则需去除病因,比如龋病、楔缺、不良填充体等。

急性牙髓炎通常是自发性、阵发性、放射性的疼痛,如遇冷热刺激,疼痛会加重,在夜间会加重,尤其是采取卧位时疼痛更会加重。这种疼痛通常难以定位。到了晚期,会出现剧烈跳痛,并有持续性。在治疗上,应急治疗主要是开髓引流,药物止痛;如果要对牙髓进行治疗,则需根管治疗。

残髓炎通常是发生在残留于根管内的牙髓组织中的炎症。根尖周炎的治疗,则通常需要进行根管治疗。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持续性针刺样疼痛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也会引起脸痛。”张清彬介绍,当骨组织受大剂量辐射后,会引起的无菌性骨性坏死。在此基础上,如果有其它诱因,就可能诱发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其主要症状是患部会发生持续性针刺样疼痛。通常情况下,症状的出现,有的出现在放疗后的数月,有的出现在放疗后的十余年。

“时间一长,就可能会出现牙关紧闭,张不开嘴。”张清彬说,在临床中,他发现很多牙关紧闭的患者,是因为年轻时患鼻咽癌时进行放射治疗而导致的。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的治疗必须通过手术,但是由于患者接受过放疗,如果做手术,又很容易感染复发,所以,目前来说比较难治。”张清彬说,从全身治疗来看,一定要控制感染,同时要给患者镇痛,以及使用全身支持疗法、高压氧等治疗手段,从局部治疗来看,可以采用冲洗换药、死骨早期扩大切除等手段。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开口咀嚼时会疼痛

张清彬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也是引起面痛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疾病的发病率为17%~80%,高发于20~30岁的人群,尤其是女性。病因不明确,主要跟精神因素、牙合因素、免疫因素、关节负担过重以及寒冷或不良姿势等有关。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程比较长,一般几年或十几年,并反复发作。但此病有自限性,一般不发生关节强直,预后较好。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下颌运动异常,比如开口度异常,张开后低于三根手指并排的高度,比如开口型偏歪等;二是开口运动和咀嚼时,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群会疼痛;三是关节运动时有弹响及杂音。

张清彬介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已从传统的单一依靠仪器发展至多手段。包括物理因子疗法、 手法治疗、运动治疗、注射治疗、关节腔灌洗、牙齿咬合垫治疗、微创治疗等等。

三叉神经痛:多发于三叉神经分布区域

“三叉神经痛被称为‘天下第一痛’。”张清彬说,三叉神经痛多发生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疼痛特征主要是阵发性电击样、刀割、撕样,通常历时数秒至数分钟。高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率为1.8%。。

他介绍,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除了药物治疗,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是射频热凝术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有效率是95%。

射频热凝的原理是,射频电流通过神经组织,导致离子发生振动,从而与周围质点发生摩擦,使得组织内产热,蛋白质凝固破坏灶,利用不同神经纤维对温度耐受的差异性有选择的破坏传导痛觉的神经纤维。

此外,也可以采取微创手术。这种手术只穿刺不开刀,只需局部麻木,并发症相对较少。手术时间只需15到60分。而且复发率低,1年复发率为5%,2年复发率为10%。最主要的是,效果好,可以立即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