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
来源:神经与精神科 作者:王海燕 本页责编:李春慧,原驰
阅读:
|
上午9:50,神经内科病房的一位住院患者突然出现呼之不应,面色青紫,抽搐,全身大汗,四肢湿冷,尿失禁,心电监测显示室颤,在场护士的一声呼叫:“27床需要抢救。”科室所有医护人员迅速赶到。
立即给予心肺复苏、电除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约1-2分钟后再次出现室颤,反复进行电除颤5次。10:07,麻醉科给予成功气管插管,给予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整个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急查血、急查血气、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注射、导尿、吸痰,随着患者一次次恢复自主心律,又再一次次出现室颤,牵动着所有在场医护人员的心,每个人都以最快的速度、最精准的判断、最标准的操作来履行着救死扶伤的天职,怀着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执行着医务人员的使命,丝毫不放过每一个生命的存在。
当初期复苏成功后,主诊医师立即决定转入神经内科监护室继续治疗,在转运途中,我们不间断给氧、不间断心电监测,患者又再一次出现了室颤,我们没有丝毫的懈怠,迅速地开始了在转运途中不间断的心外按压。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转入神内监护室后,心肺复苏再次成功,患者意识逐渐转清能简单回答问题了,这时候家属也赶到了医院,患者的老父亲激动地说不出话来,看着我们忙碌的身影,一家人被感动了,整个神经内科的患者、家属、护工看到了我们这样的壮举,他们也被感动了,感慨地对我们说着:“活着真好,你们医护人员太伟大了。”
经过心内科会诊,患者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要立即溶栓,我们又迅速顺利地完成了将患者成功转入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溶栓治疗。
其实,生与死就在刹那间,如果没有平时扎实的抢救基本功,如果没有医护人员之间密切的配合,如果没有我们心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位患者也许就离开这个美丽的世界了。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最平常的抢救,今后还会有更多的突发事件出现,我们依然会不辱使命,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去诠释对生命的敬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