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冬泳 ——“心血管体操”
随着寒冬袭来,大半个中国都进入冰冻状态,尤其是北方气温更是创下新低,然而在一些封冻的室外湖泊,仍然可见冬泳爱好者的身影,他们不惧严寒,凿开厚厚的冰层,勇敢地跳入水中,有的扑腾一个来回即刻上岸,有的游上几圈儿从容起水,个个满面笑容,精神饱满,身形矫健,严寒仿佛不存在,岸边冻得瑟瑟发抖的看客无不啧啧称赞,暗暗佩服。 冬泳爱好者大多是中老年朋友,他们称冬泳运动是“心血管体操”,认为长期坚持可以增强血管弹性,预防心血管疾病。事实真是如此吗? 北京世纪坛医院心内科专家认为,冬泳之所以被称为“心血管体操”,是因为冬泳能增强心血管功能。当人体受到冷水刺激之后,全身的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就会得以加强;皮肤受到冷水刺激后皮肤中的血管会发生急剧性的收缩,这样就会使得大量的血液被吸入到人体的内脏器官及深部组织,让内脏的那些重要性的脏器血管得以扩张;同时机体为了抗冷,皮肤的血管很快又会扩张,而这又使得大量的血液从内脏流向体表。这样有规律的一张一缩,就会使得血管得以锻炼,进而增强血管弹性。 经常冬泳可以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有一定效果。 研究发现,长期参加冬泳者与正常健康非冬泳者相比,安静时心率明显降低,冬泳者与非冬泳者相比,心率更低,心搏出量和心输出量增高,因此,经常进行冬泳活动可以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肺功能的改善产生一定的效果。国外研究还对冬季前后冬泳组和非冬泳组作了安静血压测定比较,发现冬泳组平均血压由134mmHg降到128 mmHg,表明冬泳适应后血压可轻度降低。另外,冬泳对血液流变学的指标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长期冬泳锻炼能增强机体的纤溶功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改善机体的血液流变学特性。正因为如此,冬泳得到了“心血管体操”的美誉。 冬泳是把“双刃剑”,并非人人适合。 然而专家也说了,冬泳也是把“双刃剑”,并非人人适合,那么哪些人不适合冬泳呢?专家特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患有较为严重的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及肺部呼吸道疾病的人群不适合冬泳。此类人群冬泳时可能会导致疾病突发而威胁生命安全。 例如已经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就不太适宜进行强冷刺激的冬泳锻炼。因为强冷刺激会使全身皮肤的血管发生急剧收缩,强迫表皮血管中血液回流内脏及深部组织,因而会引起血压的暂时升高。对正常人来说,这种“暂时升高”并无大碍,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本来就高,能否经受住那个突然性的血压“暂时升高”,就是个未知数了,其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比常人要高出许多。对于患有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随着游泳运动量的加大,可能因血液供应不足而发生冠状动脉缺血、血管痉挛等现象,甚至致使心肌梗死、猝死发生。 最后要提醒的是,冬泳绝不能冬天才开始游泳,应该循序渐近,游泳要从夏天一直坚持到冬天,只有长期坚持,身体才会随着季节的变换,气温和水温的降低,调节和适应,否则会发生危险。 综上所述,冬泳不仅具有游泳运动的好处,还具有冷刺激独到的健身作用,通过科学的冬泳锻炼,能够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对锻炼者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冬泳对心血管机能的改善有积极作用。但是与任何一种运动方式相同,尤其冬泳是挑战人体极限的运动,必然含有对安全不利的危险因素,冬泳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要科学冬泳,不要盲目冬泳,在冬泳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只有这样,冬泳才能使我们终身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