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路径导航: 首页 >>党建园地 >>读书感悟

党建园地

社区医疗工作的那些平凡日子:小小医务室,解决大问题

来源:铁四区医务室 本页责编:高璐,原驰

日复一日,每天的工作忙忙碌碌,按部就班。打针、输液、收费,诊疗、做心电图、理疗等。每天都是忙完这个病人,再忙下一个,马不停蹄。病人看着我们仨有序地忙碌的身影总说:“别看这个小医务室地方不大,还真正规,真挺忙,一天到晚没闲的时候。还真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我们可离不开医务室!”每每听到这样的话,顿时所有的累,所有的苦,所有的委屈都烟消云散,心里觉得好开心。

社区跟医院的不同就在于工作时顾及面非常广、照顾的点非常多、考虑事情要非常细致。我们的点点滴滴、任何言行病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从科主任到站所长对我们的要求都是精益求精、严谨规范。对待每天的工作,我们不敢有一丝怠慢和疏忽。

我们四区的老人有其特殊性,知识分子多,高龄多、独居多(孩子在国外)、丧偶多。他(她)们不仅仅是来看病诊疗,还夹杂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加上各器官功能的退化如行动不便、听力下降、反应迟钝、理解力下降等,给我们的诊疗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障碍。有的患者性格开朗的(极少数),但是丧偶多年,长期独居没有人和他沟通。到我们这诊疗时表现为话极其多,不论是遇到治疗的患者,还是等候拿药的患者,跟谁都能聊,只要口一开就停不下来。我们为了不影响其他患者的就医、诊疗,需要想尽一切办法控制住这种局面。还有一些患者性格内向、非常固执的(大多数)。在位时是领导,没有服从过任何人。根本不听从医生的医嘱,自己给自己医治。可是提到风险和责任却要求医生为其承担治疗风险和责任。既不做应该做的血液检测和辅助检查也不签字,就是要求照着他的单子拿药。这类病患是我们最头疼、最需要付出耐心和辛苦的人群。而且老人长期病痛折磨加上家庭的事情不顺心表现为话少且烦躁易怒。往往是身体不适到非常的程度才来就医。医生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患者就不高兴了。有的嘴上嘟囔,找各种理由拒绝。有的干脆大发雷霆,严重的甚至只要一提去医院做检查或住院就赌气不治了,导致我们的诊疗工作无法正常运转。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总是硬着头皮、耐心细致地一遍一遍地与老人进行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肢体语言加上书面沟通等等总之能用上的沟通技巧都派上用场。在做治疗时充分考虑老人们的特点,个性化处理。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尽力照顾到每一位患者。可谓是煞费苦心、竭尽全力的为患者在服务。

在社区工作,不是只完成眼前的工作就算完了,无限延伸的内容和工作太多了,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潜心思考,开拓创新,不断完善。需要我们在休息时间加紧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为患者服务的能力。面对多病缠身,孤独无助的老人们,我们辛苦点,累点都不算什么,只要他们能够得到及时救治,能够安度晚年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