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路径导航: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呼吸内科召开学科整合后首次工作总结会议

发表日期:2017-09-04 来源: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本页责编:左彦

2017年8月31日中午,呼吸内科召开了2017年学科整合半年后工作总结会议,会议邀请了尹金淑副院长、医务处王勇处长、王莉副处长、绩效改革办周海迎主任、门诊部张琳主任、医工处谈春荣处长、护理部刘俐惠主任、护理一部何菁护士长及呼吸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参加。呼吸内科潘磊主任对2017年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盘点总结,并展望下半年的相关工作。

潘磊主任首先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一、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呼吸内科重新制定了内部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科室及人员管理;目前科室总共开放床位87张,其中一病区44张,二病区35张,RICU8张。二、规范培训、提升能力:科室通过由学习专员组织的每周业务学习、培训专员组织的阶段技能培训、考核,把好医疗质量关;通过医疗质量、医保、物价等相关专员的各司其职、落实到位的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医疗工作,截止8月底,也是呼吸内科整合后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正半年,呼吸内科患者的平均住院日较整合前同期明显缩短,出院人数、床位周转次数、CMI的例数较整合前同期显著增加;气管镜检查治疗例数、肺功能检查及睡眠监测例数较整合前同期更是大幅增加。此外,在原有基础上,床旁血滤、气管镜下取异物及氩氦刀肿瘤消融技术水平也较前明显提升。三、引入外脑、教学相长:2017年培养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及联合培养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均顺利通过毕业答辩;组织了中加国际哮喘管理新进展高级专家研讨会,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Firestone呼吸病研究所Andrew Mclovr 教授与科室医生进行了面对面学术交流。四、全员参与、推动科研:全科合作顺利通过了GCP试验基地检查,目前承担多个国际多中心的药物临床试验,并受到国外申办方的一致好评;在中心实验室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联合建立的低氧实验室已具规模,并获得了相关的国家知识产权;2017年新立项的科研课题共6项,其中省部级3项,局级1项,国家级2项,其中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截止目前,呼吸内科2017年已发表SCI 5篇,核心期刊多篇,较学科整合前科研成果显著增多。此外,在国内外权威学术会议中,多人次参会,并就相应研究成果进行大会交流,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同。期间还邀请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刘明林教授来我科进行科研交流。五、明确定位、打造特色:潘磊主任最后进一步介绍了呼吸科的今后发展方向,临床方面即将开展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呼吸介入技术、快速现场评价技术及心肺运动试验,继续维持目前以呼吸危重症、肺部及胸膜肿瘤、肺循环疾病及肺部弥漫性疾病等学科特色。人才梯队建设方面在引进呼吸专业高精尖人才同时,加强现有医护人员的学历教育,提高呼吸专科医师的临床能力。科研方面继续保持现有优势科研技术水平,仍以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机制研究为主导、同时加强肺癌及感染相关研究。

院领导听取汇报后进行了相关发言,尹金淑副院长即肯定了整合后呼吸科的进步与发展,又对科室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及今后如何更合理地开展临床工作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尹副院长强调在医院统筹安排下,多部门通力合作帮助呼吸内科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