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路径导航: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远程教学在临床中的运用 --记一次院士查房

发表日期:2019-12-27 来源: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作者:王巍伟 本页责编:左彦

2019年元旦前夕,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通过远程直播,实时参与观摩了钟南山院士及相关领域权威专家的床旁查房,并进行了远程互动。钟南山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钟院士今年83岁高龄,注意健身、思维清晰,是我们从医者的偶像,耄耋之年仍然战斗在临床一线,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他对医学事业的热爱。这种医学教育和临床教研活动,不仅锻炼了大家的临床思维,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且加强了各医院医生之间的协作交流。

图片1.jpg

查房的第一位患者是一名13岁女孩,间断咳嗽、喘息10个月,双肺弥漫性斑片影和小叶间隔增厚,纵膈多发淋巴结肿大,血嗜酸粒细胞升高,心包、胸腔、腹腔积液、心功能衰竭、心脏超声提示射血分数二十几,先后三次在入住监护室,先后行心包活检提示嗜酸细胞升高,血管周围肉芽肿样改变、心肌活检肺活检可见心肌损害,未见嗜酸粒细胞,激素治疗患者症状好转明显,心功能恢复不明显。钟院士听取了病历汇报,亲自在床旁追问了患者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进行了缜密的临床分析,并听取了血液科、风湿免疫科、心内科、影像科、病理科、肺血管专业组和哮喘专业组、我院潘磊主任团队的意见后,考虑此患者考虑嗜酸粒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诊断,并指导了下一步的具体治疗。

查房的第二例患者是一名50岁女性,由我院江宏副主任医师提供并汇报的病历。体检发现右肺门占位,有支气管充气征,肺内有囊性病变、间质改变,无明显临床症状,先后行支气管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胸腔镜肺活检检查,未见肿瘤细胞,激素治疗一度好转,减量后,右肺门团块再次增大,我院影像科主任王仁贵教授对患者的CT进行了分析,我院病理科余春开医生对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了解读,钟院士及其团队人员也分别对此患者进行了分析,钟院士同意我科意见,考虑淋巴瘤样疾病可能,可对病理结果进行会诊进一步明确诊断。

通过直播和院士面对面交流,聆听专家们振聋发聩的意见,是我们呼吸科医护人员新年最好的礼物。

(荐稿:潘磊,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