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风采】十年的ICU护士,我一定行!
重症医学科说出来可能你不太了解,但三个简单的英文字母——ICU,多数人会感觉到恐惧和神秘。作为一名有着10年ICU工作经验的护士,每天要面对各种仪器设备,面对突发的各种情况,经验能够让我从容面对,在最快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应对,这就是一个ICU护士该有的能力。
2010年我刚来到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这个大家庭时,即使我有临床工作经验,但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我也有些手足无措。监护仪,呼吸机,血滤机,IABP各种仪器设备琳琅满目,冠心病,肾衰竭,心肌梗死,胰腺炎,开颅开胸开腹各种疾病五花八门,抽血,吸痰,除颤,心外按压,胃管,导尿管留置各项操作让人眼花瞭乱,为了能够快速适应工作,我认真学习,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我如饥似渴地学习,不断地在充电。
ICU作为一个医院特殊的病区,这里全天无陪护,我们的工作区域不在护士站而是在病床前,除了各种治疗工作,我们还要完成各种生活护理工作,洗脸,喂饭,翻身扣背,协助病人大小便,指导患者床上活动。曾经有个阿姨说:“你总对着一个不吱声的老爷子说那么多话,还要干那么多活儿,走来走去,不累吗?”每天在病房里都会上演无数场独角戏,即使患者没有意识,不能够与我交流,我也会跟他说话,说天气,说笑话,说说外面发生的事。因为我一直认为在这个陌生的环境,又没有家人的陪伴,一个人生病的时候更会感到孤单,作为一名护士,我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他们,给他们建立能够战胜病魔的信心,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
2020年初,新冠肺炎突袭武汉,席卷中国。每天电视里都播放着有关新冠肺炎的报道,让我回想起多年前的非典,那时的我还是一名医学生,一个个医护人员奋战的身影,那些印在脸上的勒痕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随着疫情的发展,国家派出了多支医疗队支援武汉,医疗队是以呼吸科、感染科和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组成,这一消息立刻让我萌发了一个念头“我要到一线去”。大年初二,医院组建援鄂医疗队,我如愿以偿加入医疗队。没有犹豫、没有畏惧,因为自己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无论是危重病人抢救,医护配合以及病情观察,还有各种仪器的使用,还有曾经赴安贞医院学习ECMO的经历,都让我更加有信心完成这次支援武汉的任务。
1月27日到达武汉,我们开始了收治病人前的各种准备,环境的熟悉,穿脱隔离衣的培训等等,一切都在争分夺秒。随着1月29日收治第一批患者,我们也进入隔离病房开始工作,由于自己是ICU护士出身,我主动承担起了重症患者护理工作,虽然工作繁重,但是每次能看到有的患者体温正常了,有的患者能多吃一口饭了,有的患者竟然有力气跟我开玩笑了,每一天都沉浸在这些喜悦中。
2月7日下午3点,我正在病房里忙碌着,这时呼叫器闪烁,是133床的甘阿姨,我以最快的速度来到甘阿姨身边,甘阿姨示意我扶她起来,突然说道:“我知道,你们一直很辛苦。"甘阿姨边说话边用手捂着口罩,因为怕给医护人员带来风险,每次沟通时,她都在尽量避免直接的接触。随即甘阿姨把一张摊开的药盒塞到了我手里,我好奇的翻过来一看,是这样几行文字:“我真诚地感谢你们,远道而来的医护人员,抛家和自己安危不顾,感谢你们的耐心治疗。”当我意识到这是一封感谢信的时候,内心一股热流,感动得眼眶湿润,我们的付出,病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其实我只是尽心尽力在工作,他们却是那么感恩!
随着疫情的发展,重症患者也随之多了起来,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氧疗以及气管插管的患者也多了起来,就在2月18日上午11点,131床的李先生喘憋明显,高流量湿化氧疗仪的氧浓度已经调到100%,氧流量也调到了60L/min,而监护仪上血氧饱和度只有67%,这时患者有些烦躁,我们在安慰患者的同时,给予留取动脉血气送检,回报氧分压只有40mmHg,血钾2.9mmol/L,患者是1型呼吸衰竭伴低钾血症,遵医嘱立即通知气管插管小组人员(由于特殊环境医院有专门的医生负责气管插管操作)准备气管插管用物、呼吸机以及药品,配合插管医生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后连接好呼吸机,随之患者的呼吸及血氧饱和度都有所改善,接下来就是配合医生给予患者股静脉穿刺,置管成功后遵医嘱给予静脉补钾治疗。由于患者不能经口进食,我们为患者放置了胃管给予患者鼻饲饮食,同时放置了尿管。经过了半小时的全力抢救,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了。这时我们才松一口气,大家才感觉到自己的汗水湿透了隔离衣里的内衣。
2月27日到武汉刚好一个月了,当天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感谢短信和视频,视频中小姑娘是北京的一名小学生,她在得知武汉的叔叔一家不幸患病,在住院期间得到了来自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医疗团队的精心救治,专门录制了这段小视频,通过医疗队负责人的微信表达对医疗团队的感谢。小姑娘的叔叔(患者)还在微信中说到:“表达我们全家对您及团队崇高的敬意和深情的感恩之情!加油!增强信心、打败病毒、大家回家!也请您向贵院的郑云辉护士问好,在我发烧期间她给予了我关键的帮助。”视频中小姑娘的话语和琴声深深的打动了我,更坚定我与患者一起战胜病毒的信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数万名医疗工作者从祖国各地相聚武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工作,救治更多的病人”,作为隔离病房的“老战士”,面对刚刚从海南来武汉支援的小护士,每次都要对她们说这样一句话。一层层的防护服,一双双手套,对于每一步骤重要性的强调,我不停的在她耳边碎碎念着,每穿好一件,我都要检查半天,每脱一件我都要不停地提醒手消,不能碰这,不能碰那,但是小姑娘从来没有嫌我烦。我们从开始的陌生,到默契地配合,大家心连着心、手牵着手,从祖国的大江南北汇集在这里,为的就是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我们众志成城,科学战疫,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上一篇: 防控疫情——从我们做起
下一篇: 【巾帼风采】战疫前线 当好“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