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科

学科百科

心脏超声如果出现这个结果提示什么?

来源:心脏外科 作者:陈兴华 本页责编:左彦

临床工作中,不论是住院患者还是门诊就诊患者,行心脏超声时可能会有这个报告结果: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类似的还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减弱、运动不协调等,那这样的结果提示什么?患者需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中的“节段”两个字,左室壁是如何进行节段划分的?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左室节段划分绝非解剖学概念,也就是说我们的心脏并没有分成一节一节或一段一段的,这其实是影像学概念,即心脏解剖学中并不存在左室节段及其分界,这种节段划分是根据诊断需求而人为划分的。

这种划分既粗糙又细致,粗糙之处在于这些节段之间并无明确的解剖标志作为分界,细致在于左室节段划分又分为多种类型,每个节段的译名又容易混淆。历史上,左室壁的节段划分有9分法、16分法、17分法、18分法、20分法等。

目前美国超声心动图学会(ASE)承认并推荐是16分法(17分法),而其他分法因过于简单或过于繁杂而很少采用。我们人为的把心脏“切开”分好节段标上数字,以利于医师的诊疗。

那么超声医师如果发现哪个阶段或哪几个节段出现运动异常,就会记录下相应的结果。

节段运动异常的可能原因是什么?比较常见的或者说需要我们警惕的是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众所周知,全身器官的运作需要血液供应 “能量”,心脏也不例外,心脏的血管称为冠状动脉,我们熟悉的几个重要血管包括: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等以及其他大小分支。就像水渠供应田地一个道理,相应的血管及分支供应的区域不同,我们可以通过分节段来分辨可能是哪条血管出了问题。例如图中的“1”“7”两个节段出现运动异常(1-前壁基底段、7-前壁中段),那我们判断它的“责任血管”是左前降支,可能的原因是这条血管出现了粥样硬化导致供血减少。

正是因为超声心动图所显示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与冠状动脉的分布和血流灌注等的相关性良好,因此才建议通过超声心动图所揭示的室壁运动状态,判断是否曾发生心肌缺血并间接推测其可能的责任血管。

如果遇到这样的报告结果,患者可以就诊心血管专科医师,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行冠脉CT、冠脉造影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还需注意的是,室壁运动异常也可见于胸廓异常、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右室压力和容量负荷过重、肺部疾病、开胸心脏手术或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心包粘连患者。

所以提示大家的是,如果超声报告有这样的结果,我们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要过于紧张,及时就诊专科医师或者咨询您的主管医师,他们会帮您解决下一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