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集思广益,优化改进

——病理科疑难病例讨论

发表日期:2020-05-09 来源:病理科 作者:陈奕至,杜雪梅 本页责编:李春慧,左彦
人阅读

image001.jpg

病理科疑难病例讨论

2020年5月8号10点半,病理科恢复了疑难病例讨论,每周一次,集中全科诊断医师,讨论一周来出现的具有争议的疑难病例。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是病理科提高诊断水平,严控诊断质量的一项重要核心制度,也是每年质量控制考评的一项重要考察指标,是体现医院病理科整体临床诊断水平和临床教学能力的重要环节。

image003.jpg

病理科疑难病例讨论

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病理科病例数骤降,疑难病例数锐减,且国家要求减少和避免人员聚集,疑难病例讨论暂停了数月。此次重新开展,一是,在充分做好新冠疫情控制的前提下,做好个人防护和物表消毒,缩短会诊总时长,按照国家规定,聚集性会议控制在一小时以内。二是,借此机会优化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使其在流程上,制度上,出席方式上,会诊效率上进一步改进,破除常规,顺势而为,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image005.jpg

杜雪梅主任医师主持讨论

首先优化的就是疑难病例讨论流程。从无序发言,到有序发言,从不限时长,到控制时间,大家弃冗从简,高度精炼,力争一语中的。

未标题-1.jpg

其次明确目的,责任分开。确定了疑难病例讨论必须去除典型病例的陈述,把重心完全放到疑难病例的临床诊断思路锻炼上来,整体提升病理科全体医师的疑难病例诊断能力,且任命筛选会诊病例到人,医师组组长负责制,避免多人负责而可能出现的混乱。

第三规范用语。明确要求所有人发言时,准确运用病理术语,减少和避免不规范用语。言简意赅,由表及里,有依有据,掷地有声。

未标题-2.jpg

病理科医师轮流发表诊断意见

本次讨论的病例是男性70岁,因痰中带血10个月入院。外院CT:左肺下叶占位,考虑肿瘤、侵及临近胸膜,支气管炎,左肺上叶及右肺下叶胸膜下微结节,左侧胸膜局限性增厚。我院CT增强扫描诊断:左肺下叶背段占位,考虑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伴周围阻塞性肺炎,双侧胸腔及左侧叶间积液较前减少,右肺上叶前段胸膜下微结节较前相仿。建议穿刺或支气管镜检查。骨扫描:骶骨、左侧髂骨、左侧耻骨及左髋关节多发骨转移瘤。临床诊断肺癌。送检为穿刺标本。镜检见肿瘤组织在组织中浸润性生长,与组织无过渡,肿瘤细胞排列成腺管状,胞浆嗜酸,核分53个/10HPF。

image023.jpg

住院医师参与学习

免疫组化:CK7(+),CK20(-),CAM5.2(+),TTF-1(-),NapsinA(-),P40(-),ALK(D5F3) (-),Ki-67(index 40%),P53(1%+),PD-1(淋巴细1%+),PD-L1(SP142)(TC-,IC-),Hepatocyte(-),GPC3(-),Vimentin(+),Calretinin(+),CDX2(-),D2-40(-),PSA(-),WT-1(-)。

image025.jpg

杜雪梅主任医师发表会诊意见

肿瘤的生长方式、核分和Ki-67增殖指数,可以判定是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呈腺管状排列,与细胞无过渡,肝癌标记Hepatocyte(-),GPC3(-),不支持细胞癌。免疫组化CK7(+),CK20(-),提示肺癌甲状腺肿瘤、恶性间皮瘤。TTF-1(-),不支持甲状腺来源,影像肺有占位,但是TTF-1(-),NapsinA(-),也不支持肺腺癌。CK7(+), CAM5.2(+),Vimentin(+),肿瘤细胞同时表达上皮和间叶标记,间皮标记Calretinin(+),这些支持间皮瘤。追问病史,患者有石棉接触史,但是没有胸痛症状。

经过讨论,住院医师觉得开阔了思路,除了考虑是否为肝癌之外,还要考虑转移性肿瘤。也有大夫认为间皮的标记只有一个是阳性,还要追加免疫组化CK5,分子病理检测p16/CDKN2A是否缺失。

image027.jpg

李雁主任总结发言

最后李雁主任总结,病理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传统和科室活动,以前一直做得很好,但事物永远没有最好,永远都需要不断的改进和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讨论内容要包括临床病史、影像、镜下形态、免疫组化指标意义,综合考虑可以肯定哪些诊断,排除哪些诊断,提升临床病理诊断水平。病理科要从小事做起,不断优化,提升自己,实现服务临床、指导临床、引领临床的目标。

(荐稿:李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