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路径导航: 首页 >>健康科普 >>科普文章

健康科普

PET/CT对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意义

发表日期:2020-06-05 来源:核医学科 作者:周鑫 本页责编:左彦

淋巴瘤”这个词对于很多非学医的人来说也并不陌生,近年来我国淋巴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目前居各类癌症的第8位。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水平得以提升。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分类复杂繁多, 不同分类的治疗方式均有所不同,早发现、早治疗,以化疗、放疗及生物靶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淋巴瘤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与淋巴瘤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淋巴结切除或淋巴结活检术获取病理诊断。凡是无明显原因的无痛性淋巴结进行性肿大,且符合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时,均应及早地切除淋巴结做病理检查。然而对于无体表淋巴结肿大,只有纵膈淋巴结、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以及以侵犯结外器官为主的疑似淋巴瘤患者,如何进行有效鉴别,减少手术探查进行病理诊断,也是对于淋巴瘤诊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大部分受侵犯的淋巴瘤均表现为高度摄取18F-FDG(PET/CT检查项目的一种显像剂),因此PET/CT对于淋巴结病灶尤其是侵犯性淋巴结病灶具有很高的鉴别能力,且检查全程无创伤。而且可以通过一次显像发现全身几乎所有被侵犯的淋巴结和结外器官,包括小于1cm而具有高摄取18F-FDG的受侵犯淋巴结。

临床分期是恶性淋巴瘤最重要的预后因素,准确的临床分期对合理制定治疗计划,判断恶性淋巴瘤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早在2007年,PET显像已经被认可作为淋巴瘤疗效评价标准之一,2009年PET显像的Deauville标准已在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已被作为淋巴瘤疗效评价的主要标准。目前PET/CT已经建议作为恶性淋巴瘤的初始分期、再分期及疗效随访的标准影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