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路径导航: 首页 >>党建园地 >>我敬我业

党建园地

最美逆行者 ——愿为、敢为、能为的胃肠外科二病区

来源:胃肠外科二病区 作者:陈永兵 本页责编:左彦

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在这场关乎人类命运的战争中,医护人员冲锋在前,被誉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愿为敢为能为,主动为患者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石汉平教授带领的胃肠外科临床营养科团队就是这样的逆行者。

2017年底胃肠外科临床营养科成立,为了适应医院发展总体目标,石汉平教授、饶本强教授、陈永兵教授、于恺英护士长就提出错位发展建科理念,重点发展肿瘤营养癌性肠梗阻肿瘤恶液质、盆腔廓清术等方向,倡导做别人不愿做的手术,治别人不愿治的病。前几年,大家误认为营养治疗是辅助治疗,而且花钱多。然而,我们通过营养治疗不仅能把转氨酶5000U/L,PT 72秒,PTA 22%的极重度衰病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我们的治疗费用还远远低于北京平均治疗费用。现在,通过我们的推广、培训、示范,全国很多医院已经把营养治疗作为一线治疗了。2020年,胃肠外科临床营养科团队在临床营养方面获得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项目,8455线路检测中心在国际刊物发表的营养论文数量,在全世界所有医院排列第29位。

癌性肠梗阻发病很高,占肿瘤患者的3%到15%,但癌性肠梗阻病情复杂,处理棘手。胃肠外科临床营养科这一群逆行者不惧怕困难,通过不断探索、总结,不仅提出简洁实用的癌性肠梗阻内科治疗“6字方针”,还组织全国专家编写癌性肠梗阻专家共识和第一部《癌性肠梗阻》专著,现在全国各地癌性肠梗阻患者都慕名而来。此外,胃肠外科癌性肠梗阻方面还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当选为中国抗癌协会癌性肠梗阻学组组长单位。

在手术方面,胃肠外科也一直遵循“别人会的,我们做精;别人不愿做的,我们做”的原则。我们错位发展,做别人不愿做的,如盆腔廓清术。众所周知,无论男女,盆腔都是脏器最多的地方,最拥挤,不仅包括泌尿、生殖、消化三大系统,还有下半身的所有血管、神经均要经此通过,故盆腔的肿瘤不仅发病率高,影响面大,而且三大系统相互影响,手术复杂,需多科协作,共同手术,尤其对于晚期肿瘤导致“冰冻骨盆”的患者,很多医生感到很棘手。石汉平教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以这类患者为对象,在著名妇科专家、前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曹泽毅教授的悉心指导下,改良了盆腔廓清术,首次采用盆腔腹膜外入路切除盆腔受累的所有器官,不仅大大减少出血,彻底改变“浴血奋战”的历史,而且手术更简洁合理,时间缩短,清扫更彻底,功能保留更多,使许多之前不能手术的变为可能,本周胃肠外科就做了两例该手术,均无输血。

对于常规手术,胃肠外科团队也采取逆向思维,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容易忽略胰腺癌手术最核心问题是一一10%~20%的术后胰漏和平均不足2年的生存期,我们认识到减少致命的术后胰漏才是最重要的!于是我们再次逆行,基于胰酶激活机制,运用大禹治水思维改良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采用胰液完全外引流彻底解决胰漏风险,不仅手术方式简单,患者生活质量、生存期提高了,而且治疗费用也大幅下降,目前此项技术我们已申报了专利。

医护人员可爱是因为我们逆行,我们逆行是因为我们愿为——医者仁心、敢为——责任担当、能为——锤炼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