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抗疫情 逢凶化吉佑生命
——记莲花池西里社区卫生服务站驰援卢沟桥中心
莲花池西里社区卫生服务站,是世纪坛医院直属社区中心下设在总政军休所莲花池的门诊部。为贯彻落实丰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执行卢沟桥中心协同抗疫的通知要求,服务站组队响应、执甲出征、联合抗疫,积极参与中高风险区核酸样本采集,为协同卢沟桥中心抗击疫情、担当尽责护佑生命、让丰台区居民逢凶化吉,注入了世纪坛人的信心、智慧和力量。
一、紧急动员、一呼百应,吹响驰援“集结号”
1月6日星期六下午,莲花池社区新上任的年轻站长任斌接到卢沟桥中心的紧急通知:“关于每日各指派1名有经验的“采样”医务人员、协助中心完成隔离点、居家采样、集中采样、疫苗接种等疫情防控任务”。任斌立即上报世纪坛医院社区中心,得到了社区中心张晶主任的高度重视,张晶主任第一时间发出动员令,并且给任斌站长指示:在协助配合完成好中心下发的抗疫任务同时,一定要确保同志们安安全全的平安归来。
年轻的站长任斌,迅速作出响应,通过微信群通知站内所有人员到站里集结,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张晶主任的指示和问候,认真学习通知中所涉及内容的具体操作,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集结号。赵衷晗、张春燕、刘瑾玮、佟明艳等同志们积极响应。一时间,一支由站长任斌同志带头参加的驰援中心采样队伍迅速组建起来。
二、我是站长,跟我上
“我是站长,跟我上”。任斌,这位新上任的年轻站长第一个站了出来。任斌站长和同志们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采样轮流值班表,及时上报卢沟桥中心人事科,并把自己安排在第一个进驻“防区”。然后,任斌抓紧时间面对面、手把手组织了知识科普、防控措施、采样流程、工作规范等严格培训,明确了责任,提出了要求。最后,任斌同志严肃而又深情地说:“同志们,责任所在,我们逆行出征,形势严峻,我们再披战袍。姐妹们,我带着您们健健康康地出去,也会信守给张晶主任的承诺,平平安安的带大家回来!”
到达工作岗位以后,他充分发挥个人的医疗经验和专业特长。工作中他总是和风细雨地对每位被采样者说:“不要害怕,坚持一下马上就好。宣传展板上有我的手机和微信号,有什么问题请找我”。当遇到不是很理解的人员,他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解释、换位劝说。周围居民个个竖起大拇指,纷纷为他点赞。每次当完成采样任务后,都已经是午夜时分,他顾不得休息,及时向卢沟桥中心值班室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就经验总结、弱项查摆、措施制定、落实整改、推动工作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战胜毒魔开出“药方子”、想出“金点子”,被卢沟桥中心领导赞叹地称为当代“洪常青”、抗疫“领头雁”、务实“孺子牛”。
三、“我最年轻,我先上”,刚脱婚纱、再穿战袍,彰显担当“医者心”
“我最年轻,家里没有什么负担和困难,派我去吧”。这个场景在疫情形势缓和的几个月以后,又一次在莲花池西里社区卫生服务站上演。2020年12月4日,站内接到丰台区卫健委关于组建应急采样队伍的通知,1990年出生,毕业于佳木斯医大、刚结婚不久、站内最年轻的全科医生赵衷晗同志,毫不犹豫、主动请缨,当即向任斌站长提出请求。当得到站领导的批准后,这位90后、新婚不久的女孩既高兴又忐忑,高兴的是争取到这个宝贵的名额,能在疫情防控一线,经风雨、长才干、战毒魔,忐忑的是怕爱人反对。当得到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后,赵衷晗彻底放下心来,穿上“战袍”,披挂上阵了。
12月的北京寒风刺骨,核酸检测点设在室外,工作环境艰苦,气温很低。衷晗同志的膝关节曾经受过伤,不能受寒受凉,每到冬天就疼痛难受,再加上核酸采集要求为了操作方便,防护服里面不能穿太多衣服。为了高质量完成任务,衷晗同志已经顾不上这些了。“请张开嘴,可能有点不适,不要紧张,一会儿就好”,在核酸采样过程中,她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句话,减轻被检测人员的心理压力。操作过程中,遇到年龄大的老人就身体再靠近一点,遇到孩童就跪下身来,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动作“温柔”一点。
一天下来,衷晗同志的膝盖红肿、腰酸背疼、胳膊麻木、走路困难,但她不怕苦、不怕累、不畏惧、不退缩。一天又一天,衷晗这位刚脱下婚纱、又穿上战袍的东北女孩,“朝迎晨曦,暮送夕阳”,用贴心的话语温暖他人,用“跪式”采样感动他人,不仅顺利完成了规定时间内的核酸采样任务还被社区居民称为最美“新娘子”。
四、“困难再大,也要上”,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甘做斗魔“夜归人”
“困难再大,也要上”。这是莲花池医务室外派核酸采样小队,面对疫情严峻形势发出的铮铮誓言。他们说:“病毒肆虐,没有局外人,人民需要,不做旁观者,我们义无反顾冲上去、克服困难再出发!”。
根据卢沟桥中心的安排,每个队员轮留进驻中高风险区,对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一般接触者、境外返京人员、中高风险涉及人员、封控地区非中高风险人员进行集中采样和入户采样。集中采样地点大多在户外简易棚内,特殊时期、关键时刻,这支由任斌领导的“红色娘子军”顶狂风、战严寒,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他们坚持“一天虽短,必不敢减时间,操作虽简,必不敢省人工”的理念,克服困难、知难而上、无怨无悔,把责任和担当写在核酸采样的“阵地上”。
他们在工作中坚持“应检尽检”“一个都不落下”的原则和标准,在“简易棚”、“居民户”进行集中采样和上门采样。户外“简易棚”的气温很低、寒风刺骨,采样队员每天随时等候出发的指令,同时还要坚持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张春燕同志是位两个孩子的妈妈,她最小的女儿才刚刚一岁,儿子也才上三年级,正是需要妈妈陪伴的阶段。清晨,当春燕同志准备出发执行采样任务时,8岁的儿子抱着妈妈的腿、小女儿哇哇哭着张着小手不让春燕出门。作为一名党员、医护工作者,在疫情防控的重大任务面前,只能把这份愧疚埋在心里,忍住眼泪推门出发。
在室外“简易棚”采样过程中,气温寒冷,冻得人瑟瑟发抖,但她全然不顾。“叔叔阿姨请多穿衣服,保持一米距离,一个一个来,不要着急,请放心,我们不会落下任何一人。”春燕同志一边安抚大家的心理、8455线路检测中心秩序,一边熟练地采集样本。一些发牢骚、说脏话的人员被她的诚心和善良所感动,不仅自己主动配合检测,还主动帮助维持秩序。当检测完最后一个人员、封存好采集样本、整理好信息登记、完成好采样站点消杀等工作后已经是深夜了,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推开孩子的房门后,眼前的一幕让张春燕的眼泪止不住地淌了下来。已经睡着了的小女儿抱着妈妈的照片、眼角挂着泪痕。张春燕的爱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说:“放心吧,你安心去支援吧,家里有我。”
佟明艳同志是外派队伍里的老大姐,也是一位优秀党员。不论是院里呼吁的驰援还是中心组织的外派支援她都积极响应,按照她的话说,“我是党员,我不上谁上?”
入户采样条件艰苦,由于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同时考虑她经验丰富等优势,明艳同志被分到入户采样组里。由于社区居民成份杂、人员多、人数动态变化大等情况,在家等待核酸采样的人员在时间上无法集中,给样本采集工作带来巨大困难。为了尽快完成检测、阻断传播、控制疫情她按照被检人员的登记表,走街串户,楼上楼下,进行地毯式入户采样。遇到人员不在家的,她就反复拜访。“您好,我是负责核酸采样的医护人员,不好意思打扰了,麻烦您一下,一会儿就检测完了,要做好疫情防控,有什么疑惑请打我电话,给您带来的不便请谅解。”明艳同志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上门,一个又一个采样,一遍又一遍解释答疑。当检测完所有人员、整理好检测登记和所有样本时已经是满天星辰。明艳同志冒着严寒走在安静的街道上,虽然身影疲惫,但脸上却写满了完成任务的喜悦。
刘瑾玮同志是一名预备党员,也是刚调入莲花池不久,她的孩子刚刚8岁。在加入外派采样队伍后,为了排除干扰、大胆工作,她“狠心”的把孩子托付给亲戚照顾。
这样的事例、这样的场景,在莲花池西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外派小队还有很多很多……他(她)们除了在现场采样外,还利用公示的微信号建立微信群,坚持全时段在线,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解答居民们的疑惑,提出防控建议,引导他们不信谣、不传谣。莲花池西里卫生服务站就是这样,采用线上线下相结的方式,拓展载体和平台,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相关社区居民的生活饮食、求医问药、医疗保健、重病救治、防控措施等百姓关心的“急难愁盼”。
队员们在一线基层的辛勤工作,牵动着社区中心张晶主任的心,主任每晚守候在电话旁等着派出的队员安全到家的消息后才休息。
寒冬阻挡不住春天的脚步,黑暗遮蔽不了黎明的曙光。莲花池西里社区卫生服务站自去年疫情爆发、蔓延以来,全体医护人员以医者仁心的职业操守,悬壶济世的情怀坚守,在站内防控的“责任田”里,在驰援社区的“网控格”上,在协同抗疫的“简易棚”内,在入户采集的“庭堂院”里,他(她)们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和执着,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和担当,用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在抗击疫情的道上,联动协同、无所畏惧、勇毅前行!
- 标签:
- 莲花池西里社区卫生服务站
- 张晶
- 张春燕
- 张春燕
- 任斌
- 莲花池西里社区卫生服务站
- 安全
- 胆
- 疼痛
上一篇: 从护生到护士 ——初入临床的体会
下一篇: 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