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仁心仁术书写生命奇迹——北京世纪坛医院胸部外科助力K-T综合征患者重获新生
罕见病家庭的曙光
在单亲妈妈郑女士的世界里,儿子小王是她生活的全部。然而,小王自幼被确诊为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K-T综合征,又称血管骨肥大综合征),这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疾病,常伴随肢体肥大、血管畸形及反复出血。多年来,母子俩在疾病的阴霾中艰难前行,直到在北京世纪坛医院胸外科找到了一线希望。
图1 小王左下肢畸形及散在红斑
病情复杂 挑战重重
小王自青春期起频繁出现咯血症状,每日出血量约20毫升,痰中带血令他虚弱不堪。此前,他曾接受过左下肺静脉扩张术,但因肺部血管广泛畸形,治疗效果有限。持续的出血不仅威胁着小王健康,更让单亲妈妈郑女士心力交瘁——高昂的医疗费用、日夜陪护的疲惫以及孤立无援的焦虑,几乎压垮了这个本已不易的家庭。
精准决策 科学引领
面对复杂的K-T综合征合并肺部血管畸形的挑战,北京世纪坛医院胸部外科李宝重主任与张旭刚副主任医师高度重视,迅速牵头组织多学科会诊。两位专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判断小王的咯血源于左下肺叶内密集的异常血管网,保守治疗难以根治,必须通过手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以阻断出血源。
图2 小王胸部CT提示左肺下叶血管畸形及出血病灶情况
图3 小王支气管镜可见左主毛细血管网扩张
在李宝重主任的全程指导下,团队制定了“精准切除、微创优先”的手术方案。张旭刚副主任医师作为手术主刀,针对患者血管畸形的特殊性,创新采用“分步游离、序贯结扎”的技术策略,巧妙避开了脆弱的异常血管丛,最大程度减少术中出血风险。术中,主任全程把控关键环节,确保手术精准高效。
图4 手术切除的左肺下叶组织(已有部分实变)
突破创新 守护生命尊严
经周密准备,手术团队为小王实施了左肺下叶切除术。术中,张旭刚医生通过微创切口精准定位病灶,结合术前胸部CT及支气管镜结果,历时3小时完整切除病变肺叶。
术后病理证实,病灶内存在大量迂曲扩张的畸形血管,与K-T综合征的病理特征高度吻合。在李宝重主任倡导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指导下,护理团队为小王量身定制了康复计划。术后第一天,小王即能下床活动;五天后,困扰多年的咯血症状完全消失。出院时,郑女士紧握医生的手哽咽说:“谢谢世纪坛医院!是你们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图5 小王康复出院
科普传播:K-T综合征的诊疗曙光
K-T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血管疾病,表现为三大特征:皮肤血管痣(鲜红斑痣)、静脉曲张、肢体过度生长。患者常因血管畸形导致反复出血、疼痛或器官功能障碍。目前,该病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多学科协作、精准手术及个体化管理,可显著改善生活质量。
李宝重主任表示:“K-T综合征的治疗需兼顾血管畸形的解剖特点和患者的整体状态,既要彻底清除病灶,又要最大限度保护正常功能。这需要外科医生具备扎实的解剖功底和创新的技术思维。”
北京世纪坛医院胸部外科团队始终秉持“攻坚克难 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从复杂食管癌微创手术到罕见K-T综合征的综合治疗,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凝聚着医者的智慧与担当。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精湛医术守护健康,以人文关怀抚慰心灵,为更多患者点燃希望之光!
(荐稿:张旭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