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之名 与时间赛跑!北京世纪坛医院医护联手打赢生命守护战
4月9日午后,北京西站熙熙攘攘,一如往常。14时44分,第五候车厅内骤然响起一声惊叫,一位61岁的男性旅客,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猛然倒地,陷入昏迷!
时间就是生命!刚从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支援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西站医务室不久的护士马冰新得知消息后,与医务室吐达洪医生火速行动,仅用一分钟便赶到了事发现场。
吐达洪医生在到达事发地点后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患者为心脏骤停,一场与死神的较量就此拉开帷幕!马冰新护士立即开始胸外按压,每一个操作都做得干脆利落,这源自于她在急诊科反复演练和无数次的实战经验。
在持续高质量双人心肺复苏的同时,医护团队快速准备好AED自动除颤仪。14时50分,首次除颤后,患者恢复自主心率。但危险并未解除,再次示警,团队果断实施第二次电击除颤。经过紧张有序的抢救,患者终于恢复了自主心跳和呼吸。鸣笛的120急救车在此时也及时抵达现场。
15时05分,患者被送上救护车。吐达洪医生已提前与邻近的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进行沟通,医院立即启动胸痛中心绿色通道。5分钟后,救护车到达北京世纪坛医院时,急诊科抢救团队早已准备就绪,迅速予患者气管插管、冠脉造影等治疗,确诊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经紧急手术后转入CCU监护。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正在康复中。
此次惊心动魄的救援就像一场紧急的生命守护战。深刻领悟到“时间就是生命”的马冰新在完成救援后,便着手制定北京西站医务室的心肺复苏培训计划,内容涵盖理论知识以及实操要点,旨在培养一批能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的急救力量。
面对心脏骤停患者,通常仅有4-6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马冰新正是凭借着她的敏捷反应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成功捕捉到了稍纵即逝的救治机会。自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西站医务室成立以来,已成功应对多起类似的紧急救治任务。马冰新及其团队,如同无名的守护者,扎根客流密集的北京西站,用执着与专业,为南来北往、行色匆匆的旅客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安全屏障。
这样的“生死时速”,在马冰新的职业生涯中已上演过数百次甚至上千次。从业14年来,她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为抢救赢得了无数次宝贵先机。北京世纪坛医院急诊科护理团队也通过一次次的实战演练,培养出了数名像马冰新这样独立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护理骨干。
“选择急诊,就是选择了永远站在生命的最前线。”马冰新的这句话,道出了所有急诊人的心声。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为生命筑起最坚实的防线。未来,北京世纪坛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以仁心仁术守护生命之光,用专业与热忱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
(荐稿:李淑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