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纪坛医院开展
第22个全国“爱耳日”健康教育活动
3 月3 日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为落实中国残联等11 部门下发的《关于开展第22 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残联发〔2021] 4 号)和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做好2021 年爱国卫生主题宣传日工作的通知》(京爱卫发〔2021〕2 号)工作要求,增强全社会听力残疾预防意识,进一步推进健康北京建设,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持续提升市民疫情防控意识和健康素养水平,我院在当天开展全国“爱耳日”健康教育活动。
此次健康教育活动在线上开展。根据医院健康教育咨询热线“010-63926656”搜集了公众感兴趣的话题,采用“好医生网”视频号的方式传播,用以下7个1-2分钟的短视频回应社会关切:
1、日常生活中,耳机的使用很频繁,工作中,公共交通工具上,到处可见戴着耳机的人群。使用耳机应遵循哪些原则来避免损伤听力?
2、在嘈杂环境中,很多人会选择佩戴降噪耳机,降噪耳机对听力会有伤害吗?为什么?
3、骨传导耳机是近年来出现的黑科技,号称能够保护耳朵,保护耳膜,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4、“采耳”是社会上流行的一种休闲方式。要不要做?(附爱耳小贴士)
5、(耳鸣)有些人会遇到耳朵嗡嗡响的情况,这是什么疾病?遇到这种情况,应如何治疗?
6、随着年龄增长,有些老年人听力日益衰减,有的人觉得这是自然现象,便顺其自然,而另一部分人则病急乱投医通过各种方法想恢复,您觉得,面对听力衰退的老年人,正确的方式应该是怎么样的?(配备助听器?需要做何检查?排除是否有其他疾病引起?)
7、记者身边曾经有听力正常的朋友出现突发性地耳聋,年轻人为何也会出现耳聋?(神经性/突发性耳聋,病因,治疗方法)
同时,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彭主任通过媒体传播疾病预防知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他积极向患者科普“少熬夜、注意休息、避免紧张,防范突发性耳聋,抓住72小时黄金治疗期”等。进一步向大众传播疾病是可以预防和早期干预的。
此次健康教育活动从调研的方式入手,掌握大众的需求,并尝试采用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相结合,普及健康知识,提升人群健康素养,促使人群落实到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改变。
上一篇: 提高营养理念 促进专科营养工作的开展
下一篇: 我院积极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