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党的故事
【老少携手讲述我与党的故事】 传承红色家风 永远跟党走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文化历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最近指示我们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他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是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家庭不只是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庭应该是生活的绿洲,更是教育子女形成完美人格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幸福和谐、互相信任、互相关怀,是每一个家庭的重要建设项目,一家人相敬如宾、相互关心与包容、相互爱护地欢乐生活在一起,这就是一个最幸福的家。
我家的家风是祖父等先辈传承下来,并且经过了一代又一代地完善,形成了现在的家风,这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勤劳节俭、奋发向上、助人为乐;少年时看远、中年时看深看透、晚年时看淡”。我们家庭每一个成员在这一家风的引领下,个个发奋图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人民都做出了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我老家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水淋头岩头村,它是一个非常安宁、非常美丽的小山村,那里的人民十分纯朴、勤劳。我的家充满着一片温馨和谐,我在这个家庭出生、成长,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代;在祖辈传承下来的家风教导下,在祖父等长辈言传身教下,我茁壮成长,这对我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我在家乡读完小学与中学,后考取浙江大学医学院完成了大学学业,接着被分配到祖国首都北京工作至今。虽然我离开家乡已六十多年了,但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家那个美满温馨的大家庭,永远怀念着美好的美丽家乡。
我祖父享年92岁、祖母享年95岁,因此我们家有着长寿基因,这是先辈留给我们后辈最宝贵的物质与精神遗产,是最珍贵的一份礼物;我二叔今年已96岁、小叔90岁高龄了,现在他们身体仍然十分健康,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祖父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在我童年时,祖父就经常教导我,你若想要被人爱,就要先去爱人家;你期望被人关心,就要先去关心别人;你想要别人对你好,就要先去对别人好;你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你就必须先对朋友真心;然后你会发现朋友也会对你真心。记忆中,每当周围邻居遇到困难时,他都会鼎力帮助,建国前对讨饭的流浪汉与乞丐也会给予热情帮助。他经常对我们说要多做善事、好事。他特别勤劳苦干,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收;不但农活件件干得很好,还会木工、瓦工、水泥工等活儿,还会做家具傢俱,会修房子,同时还是一名理发师,我在老家时,头发都是由我祖父给我理的。他对我要求也十分严格,我小时候的寒暑假,他会分配给我任务:放牛、割草、拦牛车、车水、拗粗纸、打扫房间卫生等,从小让我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
祖父特别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与培养,祖父母共育4个儿子,他把3个儿子均培养到高中以上毕业,仅1名为小学毕业。那时我家有十多口人,在祖父的带领下,生活过得十分愉快、幸福,且十分团结;从来没有过为一点小事而发生过争吵。
建国68年以来,我们家庭成员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已发展到了有70多位人的大家族了。但是有一件事是始终不会变化的,那就是我家的家风,“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勤劳节俭、奋发向上、助人为乐;少年时看远、中年时看深看透、晚年时看淡”。这个家风在家庭每个成员中都会牢记在脑海中。每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我们伟大祖国、为人民努力学习与工作,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在家庭成员中有21名中共党员,当过人民教师的有10名;现有6名是医务人员,5名是国家公务员,上至厅局级下至科乡级;家庭成员中高级职称的有8名,博士生2名、硕士生3名,1名在2015年被政府授予“抗战老兵”光荣称号,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名被评为共青团浙江省优秀团员、铁道部机关与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历史缺失,即为断层,文化湮没,就是遗憾,国史不可少,家史不可无,家风不可缺;我们需要家族的延续,我们更要把我们好的家风、家史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要求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要为我们的伟大祖国、为人民努力学习、积极工作,贡献出我们的全部力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我和我的祖国、家庭每个成员及家乡人民在党领导下生活得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更加幸福安康。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红色基因在千家万户中薪火相传。
【人物简介】
屠善庆,男,1936年2月出生,祖籍浙江省台州市,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中共党员。原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擅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疑难皮肤相关性疾病,发表学术论文106篇,曾获铁道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获铁道部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先后两次受到党与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青年感悟】
焦威,中共党员,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主管护师兼院团委委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家风建设尤其关注,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年幼时起,父母就谆谆教诲我要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要严于律己,每日反省反思自己行为,但我却时常觉得太过麻烦,对自己过于苛刻。长大后,我才慢慢感悟到,家风带给我的不仅是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也让我在日常待人做事方面有了行为规范,更是潜移默化中在心里树立了一个道德品质的准则。作为家庭的新一辈,我将继续把家风传承下去,向自己的后代宣扬教导。工作后,家人也时时叮嘱我谨记服务的对象是患者,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爱心,去换位思考,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勤奋使人进步,懒惰使人落后”母亲的话时常提醒着我,同时,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还要将优良的家风与党员信念结合起来,落实到日常行为当中去,在家庭树立良好家风,在单位树立优秀党员旗帜,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共产党员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