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新闻
乐观也是一剂良药 ——腹膜肿瘤外科平行病历
大多数人认为病房气氛是冷冰冰的,但是当我走进病房与病人之间进行沟通时,我才发现病房也是一个大家庭,无论是病友之间,亦或是病人与医护人员之间,都存在着一种温暖的关系,存在着善的传递。
朱奶奶是一个很风趣的老人,年轻时是小学老师,口才一听就十分优秀,被大家亲切的叫为舅妈,大概是她一个侄子在医院做财务,一看望她便喊舅妈,因此这称呼也就在全病房传开了。在与我交谈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她的乐观豁达,“医生都比我执着,我都不乐意做,两个月就得来这儿一次,真没意思,”奶奶操着一口地道的京腔开玩笑到,“我68岁得的癌,我觉得爱咋咋地,说明活到头了呗,但架不住两个女儿孝顺,轮番做思想工作,我就来做手术了,没想到这儿的医生比我都执着,坚持化疗坚持开刀,确诊时我心里想着能活一年就成,没想到我76了还活着,哈哈哈!”我被她风趣的话给逗笑了,“医生一听我说这些话每次都无奈的笑,还要耐心的开导我,这儿的医生真是好啊!”奶奶感慨道,我对奶奶说是您心态好,所以病魔都投降了,她笑得更开心了,还把她可爱的小红帽拿给我看,摘下帽子对我说,“你看医生叫我把头发都剃了,我才不要剃,有几撮毛都比光着头好看,”摸了摸那几撮头发又戴上了她可爱的小红帽。那一刻,我觉得我好像在和一个可爱的孩子在交谈,自己也被她的乐观深深感染到。下午再见到朱奶奶时是她准备出院的时候,她热情的跑到隔壁间的单阿姨那里,说了一堆宽慰的话,并将自己的几包药给了阿姨,叫她快收下,就又风风火火的回到自己病房,准备收拾收拾出院了。
单阿姨满脸笑意的对我说,“这儿的奶奶都比我亲妈还亲,一个个的热情的不行,病友之间互相打气真好啊!”我也点了点头,看着阿姨虚弱的面孔,这位从国外回来治病抗癌的阿姨,依然带着满脸的笑意,无法想象昨天的她刚刚经历了发烧,描述着那个疼痛,我问她比生孩子还痛吗,她笑着回答“那可痛多了,痛到我都想扒拉开窗户干脆跳下去得了,烧到后面我居然还觉得挺舒服,可能我太冷了吧,烧着烧着我也暖和了不少,早上查房和医生说到这个,他们还都笑了。”我看着阿姨那笑容,我内心很复杂,总是被他们的乐观所感动,却又心疼他们正经历着常人无法感同身受的痛苦。在我第一次见到单阿姨时,是她主动邀请我们进她病房,还告诉了我们许多国外医务社工的工作内容,她说她没想到居然在国内也有医务社工,当我们对她表示对自己身份定位感到迷茫时,她还不断的给我们鼓励与支持,告诉我们只是时间问题,这一职位是有存在必要的。“你不知道你们来和我聊天我有多开心,每天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多难受啊,有你们和我聊天时间都快了不少,整个人都开心了不少,所以你们发挥的作用是很大的,可以帮助到更多的病人。”我感动的点了点头,深受鼓舞。她还热情的告诉我有哪些病人需要帮助,“他们都很可怜的,家人都在国外,你们过去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积极主动点!”出院后的阿姨依然很热心地通过微信告诉我们哪些病人需要帮助,不断的鼓励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圣经说“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善是可以传递的,尚在病痛中的单阿姨依然不忘鼓励我们,依然挂念着和她一样的病友们,可爱的朱奶奶在出院前依然不忘宽慰单阿姨,力所能及的帮助单阿姨,在这儿我看到了癌症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看到了病友之间温暖的关系,看到了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赖,也看到了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其中,病人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舒缓个人面对疾病的焦虑和恐惧,有助于增进病友之间相互帮助和支持。面对疾病和患者,医护人员也鼓励病人面对病情,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才能重新调整生活方向和节奏,再从容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