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5线路检测中心
English
路径导航: 首页

老人要避免跌倒?

来源:结直肠肿瘤外科 作者:郝翠 本页责编:左彦
人阅读

何为跌倒?

跌倒是指一种突然意外的倒地现象。跌倒在老年人中更多见,女性明显高于男性(1.5∶1~2∶1)。不少老年人及家属对跌倒风险及其带来的家庭和社会负担并没有清晰的认知,没有防跌倒意识,在老人跌倒后才后悔莫及。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跌倒时容易发生骨折,而且随增龄而急剧上升。据统计,80~84岁跌倒者髋部骨折发生率是60~64岁的100倍,而且后果严重。髋部骨折后3个月病死率为20%,死因常为长期卧床所致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85岁以上老年人死于跌倒的人数(147/10万)明显高于65岁以下者(1.5/10万)。统计表明,跌倒造成的意外损伤是老年人死亡的第6位原因。

老年人易跌倒与诸多因素有关,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疾病因素、药物因素、物质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

为了避免老人出现跌倒,在日常环境布置中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1、家中物品摆放合理,常用物品不宜摆放过高,避免老人因拿物品登高或被绊而出现跌倒;

2、根据老人活动路线适当安装夜灯,保证夜间活动时照明;

3、卫生间洗浴设备进行适老改造,安装扶手、防滑垫、沐浴椅等,防止洗浴时因地面湿滑等环境原因跌倒;

4、避免高峰时段乘坐公用车辆,必要时家属陪同,并在上下车、车辆颠簸时注意搀扶;

5、尽量乘坐直梯并家属陪同,若乘坐扶梯时需注意避免因上下扶梯拥挤、推购物车等原因跌倒;

6、雨雪天气避免外出,穿具有防滑功能的鞋靴。

7、合理膳食,预防骨质疏松: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补充维生素C、钙剂及促进钙吸收药物。通过晒太阳、身体锻炼防治骨质疏松,增强骨骼强度,降低骨折的风险。受疫情的影响,老人室外活动受到影响,晒太阳时长可能不足,可遵医嘱适量补充维生素D。

8、加强锻炼身体:积极的运动锻炼有助于降低老年人跌倒及跌倒引起的骨折风险,平时减少久坐,每周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及肌肉力量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风险。比如练习八段锦或太极拳,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下肢的肌肉力量,从而有助于预防跌倒。

9、合理使用降压药、降糖药。

万一跌倒,一定要记住两个动作:

1、拉或扶住身边的固定物

2、用手撑地

这两个动作可以尽可能地降低跌倒造成的伤害。相比臀部着地,用手撑地虽然会导致腕关节损伤,甚至伤及尺骨远端或桡骨远端,但造成的损害以及后期护理难度都小得多,也基本不会发生致命的并发症。

另外,万一跌倒,一定不要贸然起身,首先要评估受伤情况,如果判断没有受伤,再缓慢起身。如果感觉到已经受伤,一定要通过呼喊或者电话等方式进行求助。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