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路径导航: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我为群众办实事】 信息中心紧锣密鼓完成PACS系统升级改造

发表日期:2021-07-16 来源:机关第四党支部,信息中心 作者:袁西霞,李静怡 本页责编:王占荣,范晓

1.jpg

随着医院门诊量及患者医学影像资料逐年增多,我院现有的软件产品在功能扩展和使用上,已难以满足医院的工作需求。在“学党史,办实事”之际,医院决定全方位升级改造现有的PACS/RIS系统,旨在更好地满足一线临床的需要,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信息服务。

时间紧,任务重。在信息中心党员干部带头下,全体动员,攻坚克难,加班加点推进更新改造计划。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2.jpg

我院使用的原PACS/RIS系统是2005年上线的,客户端架构久远、老化,8455线路检测中心起来有诸多不便,且无法兼容Windows 10系统,导致医院新版电脑无法安装UniSight系统,无法进行大容量影像调阅。如需调阅超过3000幅以上的患者医学影像,则会出现电脑死机现象,影像调取速度,难以满足科室工作需求。

此外,原有RIS系统不支持科研、教学病历的标记及查询功能,无法满足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评测需求,修改难度较大。因此,医院决定对现有系统全面改造升级,在满足影像科室功能要求的同时,增强科室的管理能力,提高科室工作效率,更好地满足医院未来业务的发展需求,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信息化服务。

3.jpg

PACS系统升级改造项目于2020年底正式启动。信息中心联合门诊部医务处医学工程处普通放射科CT室磁共振室,共同与厂商定期召开项目例会,研究实施方案,解决具体问题,做好项目的管理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前期筹备,厂商完成了系统接口的开发,信息中心和业务科室整理了新的检查部位字典,开展了项目的字典对照,并完成了对科室的多轮培训。在系统正式上线前,信息中心和厂商利用午休时间进行了新系统的全流程测试。经报请医院领导审批,在尽量减少对临床业务影响的情况下,项目组选定在7月10日周六下午17:00正式开始系统切换。

尽管前期进行了大量的准备、测试工作,但PACS系统的升级切换一开始并不顺利。

一是由于历史影像数据过多,拷贝花费时间较长。原有PACS系统已经使用了16年,数据库260G,影像数据160T,仅从旧服务器将数据拷贝到新服务器一项工作就占用了1个多小时。二是本次升级更新了影像号为患者编号,实现了影像号统一,但要实现这个功能,需要刷新历史数据,这一项工作又花费了不少时间。三是为了提高新系统运行效率,服务器由原来的三个升级至五个,接口和应用服务器都进行了单独拆分,避免影响主服务器,这一项工作也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4.jpg

整个系统切换过程大约3个小时完成。周六晚上20:00左右,信息中心医学工程处工作人员带领厂商开始去业务科室进行实地测试。信息中心党员、科室主任田宗梅同志和党小组长袁西霞同志负责测试业务流程,信息中心党员、科室副主任、机关第四党支部组织委员王国锋同志和医学工程处的新党员刘博同志负责测试大型设备传图,信息中心党员张鹏同志负责硬件终端更换,杨旸负责服务器和网络,门诊部倪杰副主任负责总协调,磁共振室郭劲松和张宁负责磁共振操作测试,普通放射科 CT室段永利和梁子懿负责放射科CT室的操作测试。

测试工作一直持续到周六晚上23:30,两个业务科室分别进行了十多个患者的全流程测试。针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第一时间与厂商联系,修改完再开展第二轮测试,直到整个流程全部没有问题才结束。测试完科室流程,信息中心紧接着处理临床调阅影像存在的问题,一直持续到周日凌晨3:00多。

5.jpg

系统升级成功后,信息中心仍不敢松懈。为确保万无一失,周六晚上加班到凌晨的信息中心工程师,周日一早7点多继续到放射科CT室执行保障任务。周一早上6:30开始,又到磁共振室针对技师和医生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全力做好保障工作。目前,除临床调阅影像一项程序还需升级至最新版本外,其他程序均已顺利完成升级,大大提高了医院影像上传和调阅速度。

在本次PACS/RIS系统升级过程中,机关第四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冲在第一线,充分践行了“学党史,办实事”和“学史力行”的理念。系统上线前,信息中心为保障系统平稳过渡,下班后经常加班测试程序接口,党支部书记周经志多次到科室慰问,鼓励大家。在系统切换的关键环节,为确保系统顺利切换,信息中心田宗梅主任、王国锋副主任、党小组长袁西霞、党员张鹏和医学工程处的王慧宇处长、新党员刘博等多名党员干部们都在医院加班加点,24小时坚守,跟踪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确保了系统升级工作的圆满完成。

(荐稿:田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