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党的故事

两优一先
【优秀党务工作者】冲锋一线的后勤大管家

来源:宣传中心 本页责编:左彦,范晓 发布时间:2021-07-19 人阅读
字号:

微信图片_20210716144405.jpg

毕红波,男,汉族,1973年5月出生,本科毕业于武警北京指挥学院。1992年12月参加工作,199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8455线路检测中心总务处处长,后勤党支部书记。

微信图片_20210716144402.jpg

北京世纪坛医院是一家百年老院,建筑、管网经过岁月的洗礼已部分老旧,修修补补是常有的事儿。哪儿跑水了,哪儿出故障了,总能在维修现场看到总务处负责人毕洪波的身影。

在他看来,“医护人员再小的事,都是我们天大的事”。他倡导“一对一”的管家服务,对全院科室实施网格化管理,确保医院每平米区域均有对应的工作人员,努力践行“主动出击、未诉先办;接诉即办、使命必达”的工作理念,把医护人员和广大患者的需求作为一切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把一线的时间还给一线,一线把节省的时间还给病人”。

微信图片_20210716144351.jpg

为了解决维修开支大、“等靠要”的难题,毕红波鼓励总务处的工程师钻研学习,攻坚克难。有一次,他发现医院暖气的入水量和出水量不对等,他坐不住了,提出寻找丢失的每一滴水。为了找到暖气跑冒处,带领着工程师连续奋战三个昼夜,趴在地上听,挖出管线查,跳进土坑里看,浑身上下都是泥,终于在他的坚持下,找到了漏水点,避免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核医学科的门出现故障,厂家维修要等配件,但急需医疗检查的病人不能等,医技科室的业务不能停。毕红波即刻带领着工程师找出图纸,研究解决方案,从完全不懂到修缮完毕,整整24小时,他一直盯在现场直到完工。

微信图片_20210716144341.jpg

严于律己、竭诚奉献、勇于担当、爱岗敬业,他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但他却不以为然。军人出身的他,每干一件事,都以战时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来不讲任何条件。对于各项工作,他的回复永远是“保证完成任务”,他的付出也总是不舍昼夜,不知疲倦。

2020年年初,武汉新冠疫情爆发,北京市紧急复建小汤山医院。毕红波被抽调参与援建工作,为小汤山医院顺利完成抗击疫情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

微信图片_20210716144358.jpg

6月疫情反弹,为有效控制疫情,他身先士卒,带领后勤党支部,积极研究探索重大疫情下的后勤保障工作,创造性地提出将医院相关诊室外置的建议。这改变了过去患者统一室内候诊的模式,将候诊区域移至室外,有效降低患者室内交叉感染的风险。毕红波随即带领着后勤党支部全体人员,调帐篷、搭帐篷、画一米线、保障设备通电运行……战烈日斗严寒,毕红波几乎日夜坚守在医院。他说,“作为党员,此时此刻必须冲锋在前,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疾风知劲草。面对紧急突发状况,他永远以身作则,孜孜不倦,奋勇当先,勇挑重担,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于2003年担任驻京武警部队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医院后勤负责人,圆满完成任务,所属人员无一人被感染,荣立个人三等功。2017年、2018年被评为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被评为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优秀党务工作者。

微信图片_20210716144354.jpg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是每个共产党员的本色。勤劳质朴、爱岗敬业的毕红波正是用他的本色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就像一面旗帜,带领着大家传承红色基因,铭记使命责任,化精神为实务,化信仰为实干,在各自的岗位上续写时代先锋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