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导航: 首页

胃肠外科二病区联合妇科疑难复杂肿瘤诊疗中心
开展盆腔廓清术线上直播教学

发表日期:2021-09-18 来源:胃肠外科二病区 作者:陈永兵 本页责编:王占荣,左彦

未标题-1.jpg

2021年9月16日,为了更好地推广我院癌性肠梗阻与盆腔廓清术经验,让更多医务人员掌握癌性肠梗阻治疗规范及盆腔廓清术技术要点,我院胃肠外科二病区联合妇科疑难复杂肿瘤中心组织开展了一台完整的腹膜外入路中盆腔廓清术线上直播教学。手术由胃肠外科二病区主任石汉平教授主刀演示,妇科白文佩主任、泌尿外科蔡建良主任、胃肠外科二病区饶本强主任、陈永兵主任、王林医师等全程参与,手术由多科协作团队完成。手术从早上8点30分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30分,线上连续6小时不间断直播教学,实时在线观看人数达到7000余人。

未标题-2.jpg

手术直播教学,石汉平主任与白文佩主任进行手术

手术患者盆腔瘤灶较大,侵犯膀胱、阴道、直肠,但由于采用腹膜外入路,解剖层次清晰,手术顺利,术中几乎达到0出血。患者为结肠癌术后复发,因盆腔巨块转移灶、大网膜多发小转移灶,肺孤立转移灶,癌性肠梗阻,恶液质入院。入院后,经胃肠外科二病区依据癌性肠梗阻治疗的“6字方针”对患者进行了基础治疗、恶液质的营养治疗、转移灶的转化治疗后,经全院MDT讨论后决定施行盆腔廓清术。我们认为盆腔廓清术对患者有三大好处:1.整块切除腹盆的转移灶,减少肿瘤指数,提高转化治疗疗效;2.解除肠梗阻,为营养治疗创造条件,提患者生活质量;3.腹盆腔转移灶切除为肺孤独灶的切除或射频奠定基础。

未标题-3.jpg

石汉平主任与蔡建良主任进行手术;白文佩饶本强陈永兵进行手术讲解

癌性肠梗阻肿瘤营养胃肠外科二病区的医疗特色,盆腔廓清术是科室的常见术式。癌性肠梗阻常伴有盆腔转移灶,而盆腔廓清术是癌性肠梗阻比较彻底的手术方式。胃肠外科二病区是中国抗癌协会癌性肠梗阻主委单位,我们组织编写了《癌性肠梗阻专家共识》《癌性肠梗阻》专著,总结了癌性肠梗阻治疗的四个阶断,即基础治疗、转化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以及癌性肠梗阻治疗的6字方针,即减、加、抑、激、利、动。北京世纪坛医院作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大专科强综合优势明显,术前及术中多学科会诊特色突出,妇科疑难复杂肿瘤中心、泌尿外科血管外科麻醉科等多科室为盆腔疑难复杂肿瘤患者进行盆腔廓清术保驾护航,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尽快恢复。

图片7.jpg

我院每年都会开展两期癌性肠梗阻和盆腔廓清术培训班,今年采用了线上直播的教学方式,直播中医务人员反响强烈,大家通过线上留言与线下现场作答的形式进行有效的经验交流和学习让更多医务人员掌握了癌性肠梗阻的治疗与盆腔廓清术的手术技巧。

【科普小知识】什么是盆腔廓清术?

众所周知,无论男女,盆腔都是脏器最多的地方,最拥挤,不仅包括泌尿、生殖、消化三大系统,还有下半身的所有血管、神经均要经此通过,且女性患者盆腔解剖更加复杂故盆腔的肿瘤不仅发病率高,影响面大,而且三大系统相互影响,手术复杂,需多科协作,共同手术,尤其对于晚期肿瘤导致“冰冻骨盆”的患者,很多医生感到很棘手。

盆腔廓清术是晚期恶性肿瘤在盆腔广泛转移固定形成冰冻骨盆后最有效的手术方式,手术需要完整切除盆腔内所有脏器,包括女性生殖器官、膀胱、尿道、部分输尿管、直肠或乙状结肠。以前科室做该手术需打开盆腔腹膜,经腹膜内入路,手术耗时通常8-10小时,出血量较大,对患者器官损伤大,术后康复困难,一般需要2-3周才能下床。经胃肠外科二病区石汉平主任改良后的“腹膜外入路盆腔廓清术”具有多个优势,改进后,术中出血量减少三分之二以上,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创伤显著减轻,手术清扫更加彻底。改良后的腹膜外入路盆腔廓清术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手术成功率得到大幅提升。

(荐稿:石汉平)

阅读全文

本网站已被访问43883137

本网站已被访问4388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