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百科
秋天,倒刺又来了
来源:皮肤性病科 本页责编:左彦
每到秋天换季时,我们的手指甲周围总容易出现一些一条条的小刺,有些像脱皮,撕扯时非常痛,还会在皮肤上留下更长的伤口,这就是常见的倒刺。
出现倒刺,其实是因为气候迅速干燥,皮肤不能适应造成的。
原理:最初在角质层表面出现细小的龟裂纹,持续的干燥气候使得皲裂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最终翘起脱离皮面形成尖锐呈刺状的倒刺。
错误处理:撕!
当手上有倒刺时,不要急于将它拔掉,因为倒刺的根部可能连接深层皮肤,直至皮下组织。顺倒刺方向拔除会使皮肤沿龟裂方向继续开裂,甚至出现出血、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正确处理:用指甲刀或修皮刀齐根剪短,并涂抹抗生素软膏防止伤口感染。或者用温水浸泡手部皮肤,待皮肤泡软后用镊子夹住倒刺根部向开裂相反方向拽断倒刺。
无论哪种方法,主要目的都是去除倒刺时尽量避免扩大伤口。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在这个季节预防倒刺的发生呢?
首先,一定要注意手部卫生,接触各种化学品后应及时清洗;
其次,注意皮肤保湿,每日尤其洗后应涂抹含尿素或维生素E的润肤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