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自体血治疗肺术后持续漏气
说到“自体血”大部分人想到的是“自体血的回输”,主要适用于术中出血量大的病人。异体输血容易导致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的传播。在胸外科自体血不仅可以用于手术还可以用于治疗持续性肺漏气。
持续性肺漏气( persistent air leak,PAL) 是肺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术后肺漏气时间持续 超过 5 或 7 d,即可诊断为持续性肺漏气。
肺术后持续性漏气的分级判定标准:肺术后持续性漏气程度采取 Cerfolio 制定的标准:0 级: 无漏气发生; Ⅰ级: 用力咳嗽时出现漏气表现; Ⅱ级: 轻咳 或者深呼气末出现漏气表现; Ⅲ级: 平静呼气末即可 出现漏气表现。从患者咳嗽时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就可判断大概漏气量。
自体血指患者自身静脉血,根据情况可取自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需严格无菌操作下,用 50 ml 注射器抽取静脉血 50 ~ 100 ml,无需添加任何抗凝剂。
传统方法有胸腔内灌注 50%葡萄糖、滑石粉以及生物蛋白胶等方法;北京世纪坛医院胸外科目前采用自体血注入胸腔来治疗肺持续漏气现象。自体血“补片”胸腔内灌注治疗 PAL 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多方面的,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 首先是直接的机械作用,自体血液直接覆盖肺脏层胸膜表面的微小破损,以及肺实质中的缺损,进而使漏气减少。其次,血液中含有的纤维蛋白(原) 以及血液等刺激脏层、壁层胸膜的间皮细胞,使其向类似血管内皮样细胞变化,形成的炎性反应可以导致肺表面裂口的闭合痊愈和脏层、壁层胸膜之间的黏连; 再次,自体血液中还含有凝血酶、凝血因子等,可以形成血凝块,具有高度黏稠性,可促进破裂口之间的黏着。
具体方法:患者进行床旁胸部X线检查,确认肺复张后,碘伏仔细消毒引流管临近胸壁处,将注射器针头斜形刺入胸管内,胸管远端夹闭防止血液引流至胸瓶内无法发挥作用,迅速将自体血 50 ~ 100 ml 经胸腔引流管注入胸腔内,针孔处如有漏气可用透明贴密闭。然后将胸瓶抬高并悬挂在输液架上,高于胸壁约 50cm,以阻止血液流出。同时嘱患者床上翻转多次变换体位,使自体血与胸膜广泛均匀接触。24 ~ 48 h 后,将胸瓶放回原处,观察漏气情况。整个操作过程注意无菌操作。记录患者自确定术后漏气开始至漏气停止的时间,为患者漏气持续时间。
护理:
1、呼吸道管理 由于肺部手术后持续肺漏气引起气体交换功能受损,患者常常出现缺氧症状。给予持续鼻塞或鼻导管吸氧,氧流量 2~4L/min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以及体疗排痰。嘱患者不要用力咳嗽,以防加重漏气量。
2、适量活动 胸腔内打入自体血后需要将胸腔闭式引流瓶抬高挂起,此时会限制患者活动,使患者下床活动减少,应嘱患者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在床上可翻身、伸屈四肢,同时向家属及患者宣教防止胸管脱出,由于胸腔内的液体不能自然流出会从穿刺部位渗出,导致伤口处敷料污染,应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污染时及时更换,避免造成感染。
3、心理护理 肺部手术后持续肺漏气患者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时间较长不适感增强,日常生活不方便,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耐心地疏导患者,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反应,使患者配合治疗。
4、自体血治疗 治疗前应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及营养状况,血红蛋白低于 90g/L时需输血纠正贫血后再抽自体血治疗。抽血应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快速抽取所需血液并迅速注入胸腔,注意整个过程的无菌原则。帮助患者变换体位以保证血液到达 整个胸腔并观察胸管是否通畅。在此过程中应密切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应立即通知医师处理。
上一篇: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有什么关系?
下一篇: 膝关节置换快速康复 助力患者自信迈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