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蔺 武 本页责编:原驰
阅读:
|
|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常见的并发症,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和结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国内外公认的首选治疗方法。
内镜下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自70年代中期以来,已成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作为硬化治疗的替代方法,1986年Stiegmann等提出了用弹性橡皮圈环套结扎曲张静脉的方法。目前研究已表明,该技术的疗效与硬化剂治疗相似,但并发症发生率却很低。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在纠正休克、药物控制出血后应作内镜检查明确诊断。如出血由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所致,应同时作内镜下治疗。出血已停止者,可行圈套术预防再出血。术后2周复查内镜,如还有剩余小的曲张静脉则作硬化剂注射。硬化剂疗法主要用于内镜检查时有活动性出血者,也可出血停止后择期治疗,止血率达90%。副作用有发热、胸骨后疼痛、食管溃疡等。对胃底静脉曲张的最好止血方法为内镜下注射组织粘合剂,这是一种快速固体化的水样物质,与血液接触后几乎即时产生聚合和硬化,能有效的闭塞血管和控制曲张静脉出血。
在内镜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同时,注意保肝治疗,降低门脉压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如病人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应请外科协同治疗,必要时作脾切除或分流术。另外病人注意防止硬性食物(如鱼刺、肉骨头、花生等)的摄入,注意休息,忌发怒。
我科已对数百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了内镜下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网站责编MMS)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