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选用保肝药
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宿慧 本页责编:原驰
阅读:
|
|
1.急性病毒性肝炎:多为自限性经过,保肝药物应用宜遵循简单、安全原则,忌大量、多种滥用。
2.慢性病毒肝炎:病程迁延,抗病毒治疗是主要手段,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选用干扰素、拉米呋定、阿德福韦酯、阿昔洛韦等,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首选药物为干扰素,可辅以保肝药物治疗,如美能、维生素类、易善复等。 |

|
|
3.自身免疫性肝病:往往需要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保肝药物选用有类激素作用的抗炎类为佳,如复方甘草甜素等。本类疾病多有胆汁淤积表现,熊去氧胆酸具有免疫调节、保护肝细胞和去除脂溶性胆盐作用,亦可选用。
4.药物性肝炎:发病机制包括药物直接损伤肝细胞和过敏反应等,往往伴肝内胆汁淤积。治疗首先应该停用相关药物,重症须应用糖皮质激素,较轻者以选抗炎类(如复方甘草酸单铵)和利胆药物为主,同时可加用解毒类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以减轻药物毒性,促进药物排出。
5.脂肪肝:多因肝细胞内脂肪堆积或酒精摄入过多、不良饮食生活方式所致。治疗以低脂肪饮食、戒酒等为主,肝功能异常明显者用必需磷脂类,如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也可以试用熊去氧胆酸。
6.先天性疾病:主要是肝豆状核变性,过多铜沉积于肝组织,应用青霉胺和硫普罗宁。对于各种先天性黄疽患者,各种药物效果均不理想。
7.其他疾病并发肝脏损害:如全身重症感染或肝脓肿等,以治疗原发病为主,保肝治疗参考急性病毒性肝炎。
(本页责编:王占荣,MM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