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

科室新闻

她带领的消化内科医护团队

发表日期:2016-11-01 来源:消化内科 作者:焦 威 本页责编:李春慧,原驰

我院消化内科始建于1939年,在老一辈知名专家的带领下,历经70余年的努力,培养并建立了一支技艺精湛、作风优良的专业队伍,形成了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学科。消化内科现由门诊、病房和内镜诊疗中心三部分组成。

消化内科的医护人员每日工作认真负责,以缓解患者病痛、及早发现恶性肿瘤、提高患者生存率为目标,凭着优质的专业技术和护理质量,赢得了患者的满意。这样一支拥有专业化、高素质的医疗护理团队离不开这位优秀的领头人——吴静。

吴静主任不仅担任消化内科科主任,还是我院党委副书记、大内科主任和硕士生导师,在平日繁重的工作里,还坚持着每周出门诊和做内镜。吴主任的日常工作安排的很紧,每日晨她都会精神抖擞准时出现在办公室,认真听取医生护士的交接班,了解患者情况给予点评,并指出当日工作的要点。尽管消化科很忙碌,但每日听取主任的点评后,心里都会特别踏实地开始一天的工作。每周三午间休息时间,吴主任还组织大家参加住院医教学查房的学习,虽然她的工作很忙,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医疗安全,还保持着每周两次科主任查房的好习惯,吴主任牺牲了自己休息的宝贵时间,却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护理安全

吴主任在周末也没有在家休息,而是飞往国内外各地,出席各类消化系统的学术会议,与此同时还进行专科讲座,不断充实自己,为医院创品牌。

作为党委副书记的她,在抓好病房工作的同时,更多的时间给了“后院的办公楼”。这一忙就是一整天,有时连午饭都吃不上,看见本来纤瘦的她,体型日渐单薄,不禁心中酸涩,心疼主任却又帮不上忙,我们大家急在眼里,疼在心里。8月2日是主任的生日,我们消化科的医护人员全体,为忙碌中的主任预备了生日蛋糕,在工作结束后,吴主任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办公室时,我们大家一同齐声喊“祝吴主任生日快乐!吴主任您辛苦了!”吴主任感动得热泪盈眶,原来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她竟然都忘记了。

我们心中深爱着这位敬业的吴主任,主任平时对待工作人员们也是和蔼可亲,也时常聊一些家常,了解医护人员家中情况,经常疏导和体恤下属的生活情况,就像家长对孩子一样,同家人般互相关爱。记得有一次,小郭医生家中年幼的孩子发烧39度,丈夫不巧在出差,而她马上要做一例重要的内镜手术,孩子在幼儿园里哭闹得不行,老师再三催促把孩子接走。作为一名母亲,她何尝不想飞奔到幼儿园把孩子带去医院看病呢,但作为一名医生,她要为自己的患者负责。吴主任看出了她的焦虑和不安,主动询问:“小郭,你怎么了?一会儿该做治疗了,你的情绪科不对呀!”小郭医生把家中的困难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主任,吴主任坚定地接过小郭医生手中的病例,翻看病例,又到病床前了解患者的病情。让小郭医生放心照看孩子,手术有她在。那天,小郭的孩子及时治疗,三天后就康复了,做治疗的患者手术也很成功,吴主任把原有的工作放在了手术后,加班到了晚上9点。

说起内镜治疗,不禁想起一位28岁的年轻患者,反复腹痛,当地医院建议来北京治疗。那位小伙子和他的妈妈从未来过北京,也不知道北京哪家医院能看他的病。无助的母子俩从火车站出来后,惊喜地看见了北京世纪坛医院的牌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挂了消化科的专家门诊,那天是吴主任出诊的日子,主任看了看小伙子,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各项指标,建议他住院做进一步的内镜检查。小伙子不解为什么年纪轻轻,体力很好的自己要住院,还一度以为医院为赚他钱蛊惑他。面对态度生硬又无知的青年,吴主任笑了笑并没有生这位小伙子的气,开始耐心地对照他的症状体征和化验结果进行一项一项的分析,小伙子和他的妈妈终于定下心住了院。

由于小伙子没有医保,住院后主任为他及早安排了内镜检查,内镜进行中主任皱起了眉,反复查看,对可疑部位留取了病理标本。病理结果很快出来了,小伙子的病和吴主任心中预想的果然一样,早期胃癌,小伙子妈妈懵了,哭着让主任救救她的儿子,她不了解胃癌是什么定义,很恐慌。同样作为一名母亲,吴主任非常理解她,经过一番语重心长的安慰后,他的妈妈终于能静下心来了解治疗方案。

吴主任和他说现在有项新技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手术难度很大,但是创伤小,愈合快,适合这位年轻的小伙子。他本人和妈妈很快同意了治疗方案,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术前讨论和准备工作。手术中主任很冷静,手术也非常成功。不仅挽救了一位年轻患者的生命,也为他避免受外科手术的痛苦,还节省了大量的手术开支。小伙子妈妈非常感谢吴主任和全体医护人员,也对我院有了新的认识。

消化内科为半手术半住院科室,开展内镜下新技术和ERCP等治疗,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日,为迎合医管局主旨,吴主任作为知名专家,还参与了繁重的行政工作,但她为了科室、医院没有放弃本职工作,把更多的时间都扑在了工作上,用实际行动验证了她的行医宗旨“精湛的医术、优良的服务,为了患者的健康”及行政宗旨“不断提高员工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