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最是艰难见初心 战疫一线勇担当
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广大医护人员从各个医院驰援兴航方舱,认真履行医护职责,携手并肩作战,用责任与担当构筑起一道坚实“防火墙”。
他们不光是“医生”,更是团队的“主心骨”。入舱以来,北京中医院第三附属医院赵鹏程、张清烽,天坛医院张岱男3名同志既要统筹协调本组工作,又要时时关注患者需求。他们不辞辛劳,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组长赵鹏程能够积极沟通,及时反馈情况,为专班工作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推进了方舱工作的开展。组长张清烽能够充分调动组员工作积极性,群策群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患者情况,及时安抚患者情绪,化解工作矛盾,受到大家一致好评。组长张岱男在李星辉同志主动要求进舱工作时,接过三组组长的接力棒,担当起组长职责。“从我被抽调到方舱,就觉得自己使命在肩,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朴实的话语,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医务工作人员的职责与担当。
“巾帼不让须眉”,只要有需要,随时“披褂”上阵。有这样一群人,她们以柔弱肩膀扛起责任。在入舱第4日,需要紧急入舱采集数据时,北京中医院马菲菲在前一日才出舱的情况下,主动申请入舱帮助采集患者数据。核酸采集时间紧、工作多、周期频,再次主动请缨担当,充分展现了铿锵玫瑰风采。“您好!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您好!您哪里不舒服?”……这样不厌其烦的细细询问,这仅是大兴人民医院李莹工作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入舱的护士她能够积极询问患者情况,并多方求助帮助患者解决疑问。尤其是当患者情绪出现不平稳时,她主动靠前安抚患者,有效确保了舱内的平稳。友谊医院的杨烈,主要担负每日红区工作人员的核酸采样任务,在寒冷的天气下,清点物资、核酸采样、核对人员、提醒按时做核酸……。这些工作繁杂琐碎却又无比重要,只有这些全都做好了,才能扎牢扎细疫情防控网,工作人员才能更加安全,也才能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
“火线救急”,是司机也是党员,更是紧急时刻的消防员。抗疫没有局外人,工作分工不分家。世纪坛医院救护车司机甘清明师傅看到防疫物资帐篷被大风吹倒后,为了不分散专班人员工作精力,自己一人将帐篷重新搭建。4个多小时,5级大风,零上2度,对已51岁的甘师傅来说是个很大考验,但他主动克服困难,充分彰显了一名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不同的抗疫战场,同样的初心使命。许许多多的医务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他们用一颗颗敬畏生命、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在人民群众和新冠疫情之间筑起了一道守护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固防线。
- 标签:
- 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