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不问归期 不论朝夕 ——支援逢阳科室小分队
2022年12月1日,有这样一支队伍在北京世纪坛医院集结,他们是来自肝胆肿瘤外科的李敏护士长,护士李响、高可心、胃肠肿瘤外科护士许晴、肥胖与代谢病中心护士李志杰、李亚轩、张世龙、肿瘤营养与代谢中心护士尚媛、关节外科护士张世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赵俊晓,护理部刘明坤以及腹膜肿瘤外科的当家骨干护士王璐、高亮、曹丽、张一敬、杨帆、田羽、以及3名医生张彦斌、闫利军和姬忠贺,一共20名医护,临危受命,成立抗疫支援小分队,进入因涉阳而封控管理的腹膜肿瘤外科,接手全病区的工作。
从各科支援的护士,有下夜班从家赶来的,亦有从班上直接接到指令立刻到位的,在李敏护士长和王璐老师的带领下,到达生活区简单布置一番后,便穿上防护,进入腹膜肿瘤外科病区,了解病人情况、熟悉病房、清点物资储备,规划工作分区,梳理工作流程和内容,一切都紧凑而有序地进行,为的是让病区内连续作战的医护能尽快卸下重担,踏实修整。
相比于传染病医院,普通病区里没有区分内外走廊(清洁区和污染区),医护人员需穿戴二级防护,在整个班次期间不吃不喝不如厕,完成治疗、处置、文书等工作,直到交班结束,脱下防护,离开病区进入生活区,才能稍微放松下来。大家从不同科室而来,要协同工作尚需磨合,更别说在平时的工作基础上加大难度,隔着面屏三查七对、戴着双层手套抽血、8455线路检测中心深静脉置管等等,但没有人有一句怨言,遇到问题积极沟通,大家同力协力、相互帮衬、各司其职、保障了在院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的质量及安全。除了闭环管理的医护之外,眼科的蔡莹护士长、护士赵月晴则担起白天的外围保障工作,奔波往返于病区与药房、配液中心、输血科和发热门诊之间,保证了在院患者的治疗如期进行。
李敏护士长和王璐老师不仅承担病房管理职责,解决所有突发情况,与医院辅助部门保持紧密联系,每天两进两出封闭病区,还将所有人在生活方面的需求考虑得周到细致。什么环节需要配备手消和洗手液、垃圾如何清理和运送等。她们成为这支临时支援小分队的灵魂人物,鼓舞着全军的士气,如破冰者般率先感受风雪的凛冽,只留下坚毅挺拔的身影,让大家有前进的勇气和希望。
令人欣慰的是,封控管理于12月5日结束,同时防护降级。大家欣喜的或许不仅是支援工作的告一段落,还因这意味着抗疫工作即将步入新的阶梯。虽然腹膜肿瘤外科支援小分队集结时间并不长,但以上所述,彰显了北京世纪坛医院的医护队伍训练有素,意志坚定,他们临危不乱,召必应,应必战,若军号再次响起,必将不问归期,不论朝夕。
(荐稿: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