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路径导航: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脊柱外科帮助国际友人重拾生活信心

发表日期:2023-03-28 来源:脊柱外科 作者:宋继鹏,罗正宁 本页责编:王占荣,范晓,左彦

“Thanks to Professor Ding. Without Professor Ding, I don't know how I will survive the rest of my life.”来自非洲的国际友人Namiti如是说。

突发恶性肿瘤 数度求医无门

来自非洲的国际友人Namiti先生,本该在26岁的大好年纪学习中国文化,传播中非友谊。但去年2月,他突然开始出现腰部疼痛,同时出现上楼困难,抬不起腿。Namiti觉得可能是累到了,就在家休息了一个月,希望情况能够好转,但事与愿违,Namiti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到3月中旬,已经几乎抬不起腿来,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

Namiti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磁共振、CT检查结果提示:胸7椎体病理性骨折伴骨髓压迫,肿瘤标志物提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外院初步考虑“脊柱骨髓瘤”,同时脊柱转移瘤不除外。

骨髓瘤是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肿瘤 ,是一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脊柱原肿瘤 的10%,以腰椎部多见,好发部位依次为脊椎、肋骨、颅骨、胸骨,特别易与脊柱结核相混淆。

“我曾一度以为,要照顾瘫痪在家的老公一辈子,这简直难以令人接受。”Namiti的爱人含泪说,“我们就诊了多家医院,没有一家医院敢收治我的爱人,为此我们花光了几乎所有的积蓄。”

患者和家人带着最后一丝希望,一边发起水滴筹,一边来到北京世纪坛医院脊柱外科丁立祥教授团队求助就诊。

肿瘤还是结核? 紧锣密鼓抢希望

丁立祥主任首先对患者进行了全面查体,完善了患者的影像学诊断。发现患者脊髓损伤明确,胸7椎体骨质破坏严重,周围多发斑点状骨碎片,与症状相吻合,同时腰5椎体也发现了新的疑似转移病灶!

事实上,在入院这段时间,患者出现了明显的指标异常。过度通气造成的呼吸性碱中毒,血沉上升,D2聚体不断升高等。除此之外,患者体温升高,很可能有感染。

图片15.jpg

手术前,丁立祥主任查房时与患者交流

Namiti的症状每况愈下。丁主任亲自指导用药,稳定患者状况,为后续的手术质量奠定了基础。Namiti爱人回忆说,“正是丁主任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我们感受到中非友谊的坚固可靠。”

手术顺利成功  患者重新走路

面对一位下肢完全瘫痪的患者,有些医院选择望而却步,但医者仁心的使命感让丁立祥主任决定迎难而上,帮助这个年轻的小伙子重拾生活的希望。经过医务人员一系列精心的术前准备,Namiti的体温恢复正常,各项指标也逐渐正常。

在手术方案制定方面,丁立祥教授团队经过数次大大小小的方案讨论,以及脑内手术情况模拟。最终,丁主任敲定了手术方案:机器人导航下后入路胸椎融合术+胸椎病损切除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未标题-6.jpg

手术中,运用机器人进行手术

4月14日早上8点,Namiti被推进手术室。历时6个小时,在丁立祥教授团队及麻醉科医护人员的完美配合下,手术进展十分顺利,Namiti安返病房。术后,病理确定了Namiti的病因为脊柱结核,同时脊柱外科医护人员对Namiti进行了精心的护理。Namiti的感觉逐渐恢复,到4月17日,左大腿感觉已恢复。出院后,Namiti开启了漫长的康复训练之路。

时光如梭,转眼快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一周前,Namiti给丁立祥主任发来了近期的照片,医护人员惊喜地看到照片中的Namiti能站起来了!

图片16.jpg

2023年3月患者发来的近期照片

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走路是我们每天都能做的,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对Namiti来说,能够重新靠自己的双腿站起来走路,已远远超出了想象。支撑Namiti重新站立的,有他顽强的求生本能,有家人的鼓励陪伴,有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照顾,有无影灯下的手术刀,更有中非坚定的国际友谊,铸就了Namiti重新站立的医学奇迹!

(部分图片:宣传中心 曹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