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园地
路径导航: 首页 >>护理园地 >>护理新闻

护理园地

【我和患者的故事】白衣天使 责任在肩

发表日期:2023-05-10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作者:景田雨 本页责编:范晓,张洁,左彦

2022年年末,医院成为了抗疫的“主战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医院里的每一名医护人员都履职尽责,担当有为,以行动坚守初心,众志成城。许许多多普通又平凡的医护人员克服各种困难,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逆行冲锋在救治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全体医护人员不断学习培训新冠病毒的新知识,不仅要保证病人入住得到及时治疗,也要保证医护人员不被感染。为了让病人安心、放心的住院,作为护士的我,不断巡回病房,定时消毒病房、过道、门把手、治疗车等地方,坚决做到一患一消,及时给病人进行心理疏导,这都是我们每天必须要做的基础护理。当我穿上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戴上厚厚的护目镜时,责任感油然而起,我告诉自己“我要保护他们,他们现在忍受着病毒的侵害,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护理工作是细致的,更是专业谨慎的。记得最困难时,科里护士基本都感染了。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从以前每天5到7个护士上班,最后只剩下3个人每天轮班,收治病人情况都比较重。

印象比较深的,是我们科一位年过百岁的张爷爷。他本身基础病多,一直高流量吸氧,状态比较平稳,不幸成了科室第一个“中招”的患者。张爷爷病情加重,高烧,少尿,各个指标都不理想,甚至几天后处于昏迷状态。经过几次抢救,积极治疗,持续带无创呼吸机,爷爷逐渐又转为神志清醒。现在每天又可以和我们简单沟通,救治期间,我们帮他皮肤护理、输液、输血,持续监护,看着他的表情痛苦的有些扭曲,一双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无助。他望着我,仿佛在对我说:“护士,帮帮我!”瞬时,我的心弦被拨动了,一种为人之最原始的爱在我心中涌动。他病情好转后,我体味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和喜悦感,能为病人解除痛苦,真正地与病人感同身受,原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另一位马爷爷是一位退休老干部,因肺栓塞收入科的。因为孩子比较忙,老伴去世了,他在家完全是生活自理,发病后一直是绝对卧床状态。刚开始住院特别不适应,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我们给予他心理疏导。等病情平稳可以下地时,我们每天搀扶他下地活动,尽心尽责地护理,让爷爷恢复生病之前的状态,以最大能力帮助他。后来,他的心态乐观了很多,积极配合治疗。在老人住院期间,我们会和他唠家常,逗他开心,减轻了他的心理压力。爷爷也对我们医生护士的工作很满意,还特地让家属送来了锦旗。病人的肯定会让我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充满激情。在我们的精心治疗和细心护理后,他表现出来的那份感激之情,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支持和肯定。这件事让我感受到,只要将心比心,用心服务患者,真诚对待患者,都会给予病人一份温暖,一份关爱,一份呵护,赢得他们的理解和尊敬。

图片6.jpg

我们每一名护理人员不惧危险,与病人同行。我们的无私奉献能减少许多病人的痛苦,能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每当病人战胜疾病,重返工作岗位,重新回到课堂,当他们和家人在笑声中幸福团聚的时候,我和同伴们的奉献便得到了极好的回报。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或许面临着高强度的身体负荷,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与病魔作斗争;或许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竭尽全力救治的病人最后不敌病魔死去;或许每天回家还要照顾家庭,面对家人的担忧……但渐渐地,我们迎来的是好消息,康复病人不断增加,防疫形势好转,这给了我们很大的欣慰和坚持下去的动力。在此期间,院各级领导和护理部给予我们一线人员最真切的关心与帮助,饮食上、生活上,尽其最大努力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提供专业的心理疏导,提高了我们的免疫力和心理安慰,增强了我们战胜病魔的信心。

勇毅逆行,迎难而上,我们肩上的使命神圣又光荣,我们可以为城市提供保障,为染疫的人们提供治疗。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医者之魂?是病房里、楼道间匆匆的身影,是夜间病区里的那一抹天使白……

图片7.jpg

(荐稿:护理部